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外资并购这一“热潮”背道而驰的是我国企业商标的迅速流失。伴随着国外资本的大量涌入,我国一些企业商标甚至是驰名商标也都在这一“热潮”中失去了当年的风采,要么被人们遗忘,要么市场份额日渐萎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一方面,外资企业不断利用冷藏战略、淘汰战略、淡化战略、独享战略等商标战略或利用我国商标立法和实践上的不完善对我国企业商标实施强烈攻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外资并购中有关商标保护的立法欠缺,尤其是在对商标这一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评估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和系统的价值评估体系等,也导致了我国企业商标在外资并购过程中的迅速流失。基于此,本文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商标在外资并购过程中的现状,提出应从宏观(立法完善、制度设计、具体规范、价值评估)及微观(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商标意识等)两种策略进行应对,最后落脚于如何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商标价值评估体系,以期对我国商标流失问题的解决提供意见和建议。文章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商标在外资并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部分主要从一个典型的外资并购案着手,从理论上分析商标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在外资并购中的作用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不同学者或专家所采用的商标价值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探索商标的价值对企业并购所具有的深远影响。第二部分是对外资并购中我国商标流失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我国企业商标在外资并购过程中其流失主要表现为商标意识淡薄致使我方商标被无偿使用、商标被冷藏致使原有知名商标迅速退出市场、商标价值未得到正确评估而致使商标权白白流失及合资期间新产生商标的权益归属未得到合理确认导致的新增值商标权流失四个方面,同时揭示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应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尤其是对商标价值未得到正确评估对其在外资并购过程中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重点分析;最后这部分的落脚点在于以现象揭示内涵,从而对遏制我国商标流失提出一些法律建议,如立法的完善、相关制度的设计、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及企业本身具体行为的规范等等。第三部分是策略分析。这部分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外资企业在实施并购过程中所采取的商标冷藏战略、淘汰战略、淡化战略、独享战略,我国在应对过程中所能借鉴的国外经验有哪些?通过分析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得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种策略上进行应对,同时提出一些适当的解决办法。最后一部分是外资并购中我国企业商标价值评估体系。从商标价值评估的现实意义着手,分析评估时应涵盖的内容及需要考虑的因素等,同时结合我国目前商标价值评估的现状对当前评估立法的完善、评估程序的规范、评估方法的改进等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