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禁毒是一个多学科、多层面的复杂问题,既可以看成卫生与健康问题,又可以看成是外交问题,还可以看成是外贸问题、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全球问题。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值得深入研究。尼克松时期美国针对法国、土耳其、墨西哥、金三角等产毒国及转运国展开了积极的双边、多边外交行动。有针对性的通过会议磋商、对外援助、制裁等方式力图将非法麻醉品御于国境之外。同时,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多边合作,修订《1961麻醉品单一公约》,加强国际麻醉品管制局(INCB)权威,设立禁毒基金,积极发挥毒品管制局(DEA)等机构的作用,贯彻执行所定决议。尼克松时期是美国毒品政策走向发展和成熟时期,是毒品政策史上的分水岭。美国在毒品管制上开始弱化国内管制,强调从来源上向毒品进攻,领导发动国际圣战反对非法毒品,通过创建“全球禁毒体制”,强化禁毒领域的国际合作,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国内的毒品问题,也为国际毒品管制战略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研究发现,美国将毒品问题作为全球问题来关注,并将其作为一个外交切入点,不仅是尼克松时期美国外交的新方面,而且为以后美国麻醉品外交政策创下了先例,里根、布什、克林顿都继承了尼克松时期将毒品不断流入视为国家安全威胁的观念,并发展了尼克松麻醉品外交策略,甚至加强军事强权色彩。从尼克松开始,历届总统都亲自出马,发动和领导反毒斗争,寻求国际间麻醉品管制体制,希望利用超级霸权去影响由联合国管理的多边毒品管制体系。本论文主要根据最新解密的尼克松时期美国外交关系文件,同时整理研究尼克松时期的国务院公报、国会年鉴、总统公开文件、美国历史文件等原始资料。分四个主要部分阐述,首先介绍了毒品外交出台的国内外背景因素,然后重点阐述了美国毒品外交的双边、多边框架,为解决毒品问题所进行的外交努力,最后评述了毒品外交的绩效,得出结论。笔者将禁毒问题不仅作为一种政策来分析,更作为一种外交策略来分析,是美国利用解决全球问题来解决外交问题的一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