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文艺思想形成于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转型时期,它既不是单纯的传统文艺思想,也绝非是欧美式的西方文艺理论,而是一种在“化合中西,传承古今”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文艺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中包含的“文艺价值论”、“文艺批评论”、“文艺人才论”和“文艺管理论”等观点共同构筑了中华审美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本文紧紧抓住习近平文艺思想所体现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将其运用到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中,把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作为高校学科布局和专业发展规划中的关键内容,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输入德才兼备的影视人才队伍,对于我们全面地把握新时代包括戏剧影视学科在内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创新性、民族性、时代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影视产业领域内呈现出对既懂产业管理又懂生产规律的高端经营人才的迫切需求、对既善于应用新技术又精于影视制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显著需求、对既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又蕴藏巨大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多元需求,然而新时代对影视人才的新需求与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间出现断裂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挖掘习近平文艺思想中的“文艺精神论”、“文艺传承论”、“文艺创新论”和“文艺育德思想”等内容,将这些思想理论具体地运用到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中,保证影视人才队伍在时代潮流中不断发展壮大。首先,“真善美”作为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要植根于戏剧影视艺术类人才的培根铸魂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人生观等。其次,融通中西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影视教育的先进经验,培养出富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化视野的影视学科人才。然后,构建以影视学科作为主体的“学科共同体”和多方合作的“产学研”育人平台,坚持艺术人才在艺术教育和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形成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在专业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最后,尊重影视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提高专业艺术教育向大众艺术教育的普及程度,在此基础上发挥戏剧影视学科在高端艺术人才培养领域的高端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