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土家族民歌与生境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植民歌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桑植土家族人民生活的体现,被誉为土家族文化的“活化石”。它根植于土家族民间文化土壤中,以音乐的形式传播土家族文化,既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媒介,又是对族群施以文化濡染的重要途径。同时,这种音乐的展演方式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其中的文化精神在土家族社会中起着凝聚、整合社会文化力量强大而持久的功能。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文化与生境适应理论,以桑植县五道水镇为田野点,采取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将桑植土家族民歌置于土家族民族文化脉络中,对桑植土家族民歌产生、发展,以及与其周围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如何适应发展进行探究,希望对桑植土家族民歌研究有一定的展拓。对桑植民歌的生境适应性研究,必须基于对其历史及艺术特征的充分理解与系统把握。桑植土家族民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启蒙、发展、繁荣、扩充、创新五个时期。桑植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文按体裁将它分为山歌、劳动歌、生活歌、礼仪风俗歌、花灯五大类。桑植民歌无论是在艺术的创造,还是在表情达意上,抑或是在音乐体裁、形式、内容等其它表现手段上,在曲式结构、旋律发展、节奏变化、衬词衬腔运用等方面,形成了浓郁的地方性民族性风格特征。任何一种民族艺术都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对民族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桑植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土家族生存环境的反映。桑植土家族生存的地理、气候、植被等自然生境影响着民歌的产生与发展,从民歌音乐的旋律发展特征、节奏、曲体结构、唱腔、歌词内涵及民歌反映出的民族性格、审美情趣、艺术风格等方面,均呈现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文化特征。桑植土家族生存的社会环境制约着桑植民歌内涵,因此,从桑植民歌中映射出土家族历史进程、生产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社会交往方式等文化特质。由此可见,桑植民歌的产生、发展、演变与其生存中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它是土家族代表性活动,体现了土家族文化内涵。本文基于对民间音乐艺术的生境适应性思考,进而认为桑植土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对当地自然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保证桑植土家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得以真正实现。
其他文献
我国证券行业实施逆周期调节应同时考虑市场和行业的景气状况。实证表明,应用CF滤波对国内股市换手率和开户数指标进行趋势分解能有效预警证券市场及证券行业的景气周期,相关方
比较嗜酸乳杆菌肽聚糖的六种提取方法,得到提取肽聚糖的最适方法并对此方法下提取的肽聚糖进行初步评价。最适提取方法步骤如下:三氯乙酸脱磷壁酸,乙醚脱脂,十二烷基磺酸钠结合胰
<正>口琴是一种发音清脆,学吹容易,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乐器。目前,随着乐器进入课堂,许多中小学已开始进行口琴教学,那么,在小学口琴教学中,如何能使小学生学得快,吹得好呢?
本文观察分析了以黑曜岩为原料模拟制作的包括22件石片,22件石叶,35件细石叶,22件刮削器,26件尖状器,13件雕刻器的140件石器的142个使用刃口的微痕——这些微痕来自分别对新
农民教育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对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往论者多认为农民教育在建国前着眼于夺取政权,在建国后着眼于巩固政权,是一种工具教育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包括两者的相互作用)是目前公认的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当前这方面的
在2008年的两次突发性灾难事件,即2008年春节前后波及大半个中国的雨雪冰冻灾害以及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向被认为是“弱势”媒体的广播异军突起,在抗击灾害、鼓舞人心
在现代信息化网络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的制度设计应以促进多元主体互动与协商的公共价值生产转型为导向。具体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建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信息输入和编辑分系统,
裁判员是体育赛事的重要参与方之一,作为与运动员、教练员一同参与体育赛事的人员,在相关体育法律关系中应当有其相应的法律地位及责任。在空手道、跆拳道、拳击等身体对抗因
不同民族的混合和不同文化的交融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现象,而民族的差别是引起语言社会变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各种民族背景的人在说英语的时候都难免不带上其本族对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