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站在时代前列,顺应世界的潮流,顺应人民的要求,拯救人民于水火,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爱国志士;他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旗帜,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在他的带领和号召下,革命党人与爱国志士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帝制、保护革命果实,使“平等自由”、“主权在民”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他的民主政治观点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这段时间,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逐步形成,思想指导革命实践,实践经验完善其民主思想,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虽受其自身的资产阶级局限性影响,使得当时的民主政治建设受到阻碍,但仍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本论文主要系统地梳理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形成条件,围绕其内涵和特点进行系统地分析、评价,以求得出对当今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首先,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加之中国的特殊国情,孙中山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逐渐形成了一套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却凌驾其之上,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资产阶级属性的民主政治思想理论体系。其次,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建立一个人民“自由”、国家“民主”的平等国家。人民通过法律来实现自身的政治权力,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和“官老爷”在政治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人民通过立法和监督,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掌控和政府权力的限制。为了把理论付诸于实践,孙中山从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国家管理的主体、客体、体制、范围、过程、手段等方面提出“权能分治”、“人民自治”、“人民公仆”、“五权宪法”、“分权制衡”的建国方略。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具有资本主义属性特征,与西方资本主义相比具有历史进步性、独创性、法制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最后,通过对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全面的整合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且为国家设计了一幅看似完美的民主政治建设蓝图,但受当时社会特殊复杂的环境和自身阶级的局限影响,而未能完成。但其中关于国家建设的诸多观点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对我国现今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