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a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3月,国家发改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正式发布《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重点支持产业规模大、研发能力强、骨干企业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集聚当地和外部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围绕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引导产业垂直整合,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集约式发展。推动国家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区成为行业自主创新的主体、“走出去”的服务平台、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 长三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后又一个电子信息企业的密集之地。厂商大量向昆山、苏州、无锡等地集聚,在上海和周边地区呈现“错位发展”,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群落。在十六大提出加快信息化的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后,长三角更应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的力度,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提出相应的对策,有效地指导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大做强信息产业。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对长三角电予信息产业集群现状的研究以及与珠三角,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找出长三角电予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这不仅可以促进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自身的发展,对我国其他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可以提供经验。 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和集群的一般概念,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集群的定义、特征、分类等。 第二部分对长三角目前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目前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制约着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部分选取了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美国硅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三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介绍了他们各自的电子信息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现状,并归纳总结出他们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作为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借鉴。 最后一部分针对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建立以企业集群为导向的产业关系;提高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发挥政府对集群的引导作用;健全集群内的完善的服务体系;培育集群的区域创新文化氛围;规范和改善集群内的契约关系;在集群内实施品牌战略。
其他文献
股权众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具有公开、小额、大众等特征,属于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伴随国家政策的支持,股权众筹平台数量及融资规模取得了高速发展。继P2P、第三方支付之后,
PPP是一种运用在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中的新兴公私合作模式,针对性解决了传统融资模式中公共部门缺乏资金、投资回收周期长、风险较高及管理效率低下等缺点,并且为私人部门开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