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施工缝的双肢剪力墙结构连梁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广泛地采用了大模板施工技术,另外由于其它原因,给结构构件留下了很多施工缝。但是在地震等荷载作用下,施工缝处就往往会成为结构的薄弱环节,从而影响结构的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缝处采取补强、补救处理措施已经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有了较多的认识,但是有关的理论研究工作却不多,并且关于施工缝的传力机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施工缝的传力机理和合理模型,以及各种补救、补强措施的效用的大小的研究却不多,这些内容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根据高层建筑结构剪力墙的大模板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既有的关于施工缝的研究,分析了施工缝的传力机理,建议了新的施工缝模型,研究了数值软件的特点以及应用技巧。由于目前没有系统的关于施工缝受力机理和力学性质等方面的理论,本文尝试着探讨施工缝的受力机理和力学性质,并结合已有的关于混凝土界面的研究、关于接触算法的研究,据此选择接触算法来模拟施工缝单元,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带有施工缝(同时摩擦系数设置为1.0)和不带施工缝的模型的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吻合较好;同时施工缝接触面选择不同摩擦系数时,连梁的内力分布规律却呈现明显的变化,从而确认采用接触算法来分析连梁施工缝问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认所选单元、材料参数、破坏准则、收敛准则等等的可靠性,从而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支持。在上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几个连梁在常规荷载下的数值计算,对带有施工缝和不带有施工缝的连梁的应力分布规律、裂缝分布规律等等进行了比较,初步给出了施工缝的存在对连梁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然后,通过四个带有施工缝的连梁试件,改变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来分析混凝土界面的状况对带有施工缝的连梁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再接下来,通过连梁的不同部位设置有施工缝的两组试件的分析,来研究施工缝的合理留置位置。最后,通过连梁部分设有不同附加钢筋的两组试件,一组配有附加菱形钢筋,一个配置有附加对角线钢筋,来考虑配筋方式对带有施工缝的连梁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期望得到带有施工缝的连梁的更好的配筋方式。本文着重研究施工缝的合理模型,接触算法在研究施工缝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带施工缝的连梁的各种补救措施的有效性的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显示,当改变施工缝的位置、增大摩擦系数、配置菱形附加筋,连梁的力学性能都有一定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施工缝对连梁结构的影响程度,以及连梁合理配筋方式、合理设缝位置,以及施工缝表面的摩擦系数对带施工缝试件的重要性,得到了施工缝的较为合理的结果。可以为高层建筑的有关研究、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我国的建筑事业中.生态建筑设计能够让人们的居住环境与建筑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住在
本文通过史料分析,从画派生活背景、创作思想、审美情趣的分析中层层深入,联系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剖析出吴门画派写意花鸟画艺术的时代特点。笔者将从题材内容、画面形式、笔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危机,基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技术正迅猛发展。微电网作为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电网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的桥梁,可有
本文针对当前电网短路故障诊断方法的不足之处,采用了一种利用Petri网模型对电网短路故障进行建模和分析的方法,并考虑到Petri网在对电网进行短路故障诊断时可能会出现空间组合爆炸的问题以及传统Petri网不能有效处理电网中不确定信息的缺陷。首先,针对传统Petri网的不足进行了一定改进,形成了一种结合概率信息的Petri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一种针对电网中存在不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准确
电网的运行不仅要求其安全性,也要注重其运行的经济性,电网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电压质量和降低网络损耗。变电站通过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和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对
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是一种高压配电装置,全称为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由于其具有占地小,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使用。Reyrolle(雷诺)公司于1938年研制出33kV GIS,1973年由西安高压开关厂生产出我国首台110kV GIS,目前GIS发展到最高电压为1100kV。GIS的发展趋势为共筒化、复合化、小型化、智能化、超高压大容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中既有永磁体又有励磁绕组,两个磁势源同时存在,它集成了电励磁同步电机调磁方便和永磁同步电机效率高、转矩/质量比大等优点,同时又克服了永磁同步电机磁场调节难的缺陷,应用前景广泛。本文首先提出了切向/径向磁路并联结构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Tangential/Radial 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Generator,以下简称T/R-HESG)的结构并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风能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利用。风力发电是大规模利用风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多种多样,我国中压配电网络主要采用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接消弧线圈接地等小电流接地方式。单相电弧接地故障是中压配电网络中的主要故障形式。目前,对单相接地故障的模拟,多视为金属性接地或者是经一个固定阻值的电阻接地。对电弧性接地故障,采用上述模型的仿真结果不能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建立准确的接地电弧模型对于故障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比较了现有的几种电弧模型的优缺点,在现有电弧模型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