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手机的开发、3G技术的普及与无线网络的覆盖,手机能够更方便快捷地接入因特网,其应用形式也不断丰富。在手机应用不断更新的环境下,手机媒介对大学生学习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个体访谈的形式研究了手机媒介对大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后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外显学习行为及内隐思维方式的影响。首先,通过探讨已有的学习行为理论研究成果,阐释了手机媒介的定义、特征及应用,以及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特征,进而分析总结了大学生基于手机媒介的四种学习行为类型,包括基于手机信息浏览的学习行为、基于手机信息交流的学习行为、基于手机信息发布的学习行为和基于手机问题解答的学习行为。其次,根据学习行为的理论基础对手机在大学生学习行为中产生的影响作出假设,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手机应用与学习行为的现状及特点,验证假设是否成立。调查结果表明,手机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其中手机微信的浏览功能和手机浏览器搜索功能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手机媒介对大学生传统学习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弊大于利。第三,根据行为科学理论从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个方面设计访谈提纲,进一步探讨了大学生基于手机学习的态度、动机,手机应用对其思维方式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手机应用行为对个体学习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体交互对大学生手机辅助学习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手机的辅助学习功能持积极态度;手机应用对其思维方式产生两面性的影响;大学生基于手机的学习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总结了手机媒介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现状以及大学生基于手机学习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育工作者、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手机媒介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策略建议。在学校方面,主要建议学校健全校规,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建立良好学习氛围;在学校教育工作者方面,主要倡导教师提高教育责任意识,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手机网络学习资源;在大学生自身方面,主要督促大学生合理规划自由时间,明确目标,并积极发掘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手机学习资源,以提升自身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