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GIS黄土高原地区高速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动态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ufen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公路建设期间会对交通走廊带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涉及的面积呈线性分布。由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高速公路沿着沟道或者河道铺设,因此沿线两侧都是坡度比较高的边坡,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本文基于遥感数据源,利用GIS和RS技术,对黄土高原地区铜(川)黄(陵)高速公路沿线两侧400m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遥感影像选择公路建设前(1995年)、建设中(2000年)和建设完成后(2013年)三个时期进行动态分析。利用获取的遥感影像和DEM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选取黄土高原地区交通走廊带水土流失的4个主要影响因子: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坡度、沟壑密度,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对其进行数据提取和等级划分,并将影响因子与水土流失强度对应关系确定,选定相应的权重值,进行图像叠加处理,求得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并制作水土流失强度分级图,利用所得数据进行定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铜黄高速公路沿线400m范围内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①大于75%的植被覆盖度面积逐年增加,由1995年的7.31km2增加到2013年的12.79km2;植被覆盖度在60%~75%之间所占的面积从1995年的15.11km2增加到2013年的32.32km2,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明显上升。②沟壑密度(单位:km/km2)在2~3之间的面积为17.33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9.74%;在3~5之间的面积为30.5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2.43%,整体上沟壑密度分布稳定,研究区地表破碎程度较严重。③微坡(<5°)所占面积为14.33km2,占总面积的24.59%,主要集中在所建公路两端(K0-K10和K40-K70+20);急坡(25°~35°)和急陡坡(>35°)所占面积总共为4.72km2,站总面积的8.1%,主要分布在高程较高的区域(K10+80-K30+10)。④土地利用类型中有林地所占面积明显上升,从1995年的10.89km2增加到2013年的17km2;坡耕地逐年减少,从1995年20.12km2减少到2013年的7.79km2;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设用地所占面积从1995年的3.71km2增加到2013年的9.23km2;由于2000年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扰动,造成裸地所占面积从1995年0.07km2增加到2000年2.33km2,公路建设完成后,对扰动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和边坡防护措施,裸地面积减少到2013年的0.13km2。(2)分权重叠加影响因子,利用土壤侵蚀综合指数评价水土流失强度。微度流失和轻度流失面积从1995年到2013年都有所增加,其它等级的流失强度面积都逐渐减低。(3)研究区高速公路1995年的水土流失量是137895t/a,到2000年水土流失量128290t/a,再到2013年水土流失量107540t/a,减少了30355t/a;1995年~2013年,研究区水土流失强度呈动态减弱趋势。
其他文献
本论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表面形貌、杨氏模量和粘附性质。详细研究了玉米黑粉菌和HCT116细胞的表面形貌;研究了药物作用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利用单分子力谱探究了不同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缺水往往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它的大小是决定人类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的重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交通事故和驾驶员安全教育现状以及驾驶模拟器用于驾驶员安全教育的前提条件,提出了驾驶模拟器用于驾驶员安全教育的虚拟道路交通视景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方
本文以思茅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火山岩建造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的开展了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锆石U-Pb法年代学研究,并在
大力弘扬和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首都公安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价值体现在创新、引领和具体化方面;
高维期权组合VaR值的计算时间和计算工作量随着市场风险因子维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为此,引入投影降维技术,用少数几个风险因子来解释高维期权组合总的风险,并结合快速卷积方
一个城市,不管经济多发达,如果没有安全感,这个城市就谈不上现代化,更谈不上文明城市。本文从平安城市建设的现状与要求出发,叙述了平安城市治安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原则,智
使用基于非对称双指数分布的跳-扩散模型,以资产治理结构理论为框架对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以及危机中政府救助前后的债务平均到期时间、冲击到来频率以及违约资产损失率进行设定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GPS、VLBI、SLR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能以大空间、短时间尺度,高精度地监测全球板块运动和区域地壳形变,GPS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大地测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对电力工业进行市场化改革,在电力工业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竞争、私有化和价格机制等手段来进行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