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总资产可以分解为在位资产和增长期权两个部分。在企业从年轻到成熟的生命周期进程中,无论是增长机会的自然衰减,还是伴随企业投资决策的增长期权执行与创造,都会通过改变总资产的相对构成而对企业市场估值和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的动态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从增长期权随企业生命周期动态变化的视角,本文综合运用折现现金流、实物期权、随机贴现因子等模型与方法,理论上揭示了增长期权的执行和创造如何导致企业估值和资产风险-收益特征随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实证方面,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资本支出强度和R&D强度分别作为增长期权执行和创造的代理变量,进行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和组合时间序列回归等检验。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构建了同时考虑企业不断执行已有增长期权和依概率创造新增长期权的企业估值模型,分析了增长期权的执行和创造如何影响企业估值(市账比)随生命周期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增长期权的不断执行会导致企业估值随生命周期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而增长期权的创造可以缓解这种下降趋势,持续的创造更是会导致上升趋势。实证证据方面,资本支出强度和R&D强度分别会加强和减弱企业估值与企业上市年龄间的负向关系,很好地支持理论预示;而且,在持续进行R&D投资的子样本中,即便控制融资约束、代理成本等已有文献的相关变量,企业估值和企业上市年龄之间依然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其次,通过构建包含两期经济的企业估值模型,理论上讨论了投资者关于增长期权标的项目平均盈利的异质信念如何影响企业估值,并从企业生命周期、增长期权执行与创造的力量对比等角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异质信念会通过提升增长期权的价值而对企业估值产生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对处于生命周期早期或增长期权较多的企业更强;进一步,增长期权的执行和创造不仅会分别降低和提高异质信念,而且还会分别减弱和增强异质信念对企业估值的正向影响。第三,以CAPM为基准,在剔除实物期权对个股预期收益率及其贝塔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剔除和不剔除两种情形下CAPM的有效性,得到支持CAPM为线性定价的实证证据。利用资本支出强度和R&D强度分别反映增长期权的执行和创造,进一步的证据表明:一旦剔除资本支出强度和R&D强度的影响,不仅CAPM的定价偏误(阿尔法)降低,而且个股贝塔的回归系数也显著为正,即增长期权调整后CAPM得以有效;而且,相对而言,增长期权调整对CAPM有效性的影响对处于生命周期早期的企业更为明显。第四,以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为基准,构建了同时考虑增长期权不断执行和增长期权创造的资产定价模型,理论上揭示了增长期权随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如何导致市值规模和账面市值比两个定价因子定价解释力呈现规律性变化,并予以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结果一致表明: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推进,增长期权的不断执行会导致规模因子的定价解释力呈现下降趋势,而增长期权的创造可以缓解这种下降趋势;账面市值比因子的定价解释力并无明显变化趋势。最后,针对盈利溢价现象和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中的盈利因子,从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盈利高低背后增长期权差异的视角,为盈利溢价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产品市场竞争和盈利能力二维分组下的组合时间序列回归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盈利溢价越明显,这与高产品市场竞争条件下高低盈利企业之间的增长期权价值存在明显不同有关。同时,利用Fama-MacBeth截面回归的结果也一致表明,产品市场竞争会加强盈利能力和股票预期收益率之间的正向关系,且这种加强作用对于增长期权较多的企业和处于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企业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