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河渠志》“黄河”考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u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廷玉《明史·河渠志》的成书过程时间长,跨度大,从顺治二年(1645年)开始纂修,至乾隆四年(1739年)最终定稿,前后经历了九十余年的编修,《明史·河渠志》的成书也伴随了明史审定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开馆到康熙时期三藩之乱的爆发。这一阶清政局刚定,头绪纷然,史料缺乏,人力不足,进程缓慢,不过“仿通鉴体,仅成数帙而已”,修撰情况可谓无成绩可言。第二阶段是《明史》修纂的关键时期,从康熙十七年开始,史馆重开,博学鸿儒济济一堂,万斯同《明史·河渠志》和王鸿绪《明史稿·河渠志》都是在这一阶段成稿的。第三阶段,以乾隆四年(1739年)为界,清廷又第三次组织修改《明史稿》,以张廷玉为总裁官,最终定稿,即是我们现在通行的张廷玉《明史·河渠志》,这也就是本论文采用的蓝本。《明史·河渠志》在成书方式上体现出以时间为经、依照皇帝的纪年顺序逐条记载灾害的发生情况的特点,又基本依照王鸿绪《明史稿·河渠志》之说,以灾害发生、救灾情况、治河主张等史实内容为纬,构成了《明史·河渠志》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正因其成书依照王鸿绪《明史稿·河渠志》之说,王鸿绪《明史稿·河渠志》的衍误、脱漏、语焉不详等问题也得以存留至《明史·河渠志》。《明史·河渠志》的史料来源主要是官修文献和私修文献两大类,在官修文献中,《明实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史料依据之一。私修文献则还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私家所修史书,一种是明代的水利专著,另一种是明人有关治灾治河的一些奏疏。《明史·河渠志》是官修史书,体例严谨、编撰严格,在史料的征引上有着严格的要求,《明史·河渠志》“黄河”部分的征引方法和原则主要有全条照录、简化缩写、增添补益,其中以“全条照录”的征引方法为最常用。《明史·河渠志》“黄河”部分除建文帝朝没有史实记载外,其余历史时期的史实载录时还存在许多衍误和表述不确之处,但瑕不掩瑜,这些问题并不影响《明史·河渠志》黄河部分的历史地位和史料价值。从《明史·河渠志》“黄河”部分的记载内容上,我们不难窥探出明代的治河生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轻视灾害预防,重漕运强护陵,选任治河官员的方式灵活务实,治河方法丰富多样等方面。
其他文献
目前,大型水电机组定子接地保护已经很成熟,可靠性很高,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定子接地,在发电机快速主保护不能正确反映时,只能依靠定子接地等长延时保护,然而长延时也不能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室的护理人员进行零缺陷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职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的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1
目的分析严重产后出血时行子宫切除术的高危因素,探讨其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同仁医院产科10年间收治的221例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宫缩乏力、
民间童谣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引入幼儿园后给幼教老师们带来了丰富的素材,提高了幼儿的记忆水平,促进了幼儿的情感发育,笔者对在民间童谣教学中取得的经验进行了分享,提出了
本课题针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提出了基于J2EE架构的蜀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方案。电力工程项目对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需要管理人员有很完善的流程化思想,
<正>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们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信息技术与科学、化学课程合理整合,能够使教学信息
鲁迅与明清小说的关系研究是一个涉及层面极为广泛的论题。本文拟从鲁迅对明清小说的学术研究,鲁迅小说对明清小说思想及艺术的批判继承与发展突破,以及鲁迅运用明清小说作为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班风、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教育过程的主调控者和教育成败的主责任者。所以,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
利用以AutodeskInventor为核心的三维CAD系统对NetMeeting软件的集成功能,解决了WEB环境中协同设计中的实时交互技术,并以产品数据管理软件TeamCenter为基础平台,构建出面向I
公元7世纪,拉萨因佛教传播而诞生于青藏高原,在随后的近14个世纪中,她的生长、发展饱受佛教的影响,形成了以大昭寺为核心的宗教聚落。在这个宗教聚落空间中,城市道路网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