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的就业绩效研究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家庭和高校的培养、社会稳定和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由于经济下行和供求不匹配产生的就业鸿沟,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依然存在。加强对就业绩效的研究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重要。目前研究大学生就业绩效的文献有不少,但大学生的自信、能力、经验对就业绩效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这弱化了大学生自信、能力、经验提升措施的效果。因而,深入探讨大学生自信、能力、经验对就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的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个人、家庭、高校等培养主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深化了大学生就业绩效理论内容,具有理论意义。 本研究基于自我效能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深入研究大学生自信、能力、经验对就业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大学生就业绩效的研究理论、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和自我效能等理论在就业领域的应用,发现自信、能力、经验影响就业意向和就业行为,构建大学生自信、能力、经验对就业绩效作用机制模型,并提出了9条假设。通过对524名学生的调查,获得了298份有效问卷。根据有效问卷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分析大学生自信、能力、经验对就业绩效作用机制模型,并检验相关假设,其中有7条得到支持。 同现有的其他研究相比,本研究在研究视角方面,基于自我效能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研究大学生自信、能力、经验对其就业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问题;在研究内容上,探讨大学生自信、能力、经验通过就业意向、就业行为作用于就业绩效,并提出大学生自信、能力、经验对就业绩效作用机制模型,而实证结果揭示了自信、能力、经验对就业绩效的作用机制,这丰富了大学生就业绩效的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现有大学生自信、能力、经验对就业绩效影响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都基于感性认识,缺少基于实证的规范研究。而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揭示了大学生的自信、能力、经验对就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