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汪曾祺小说创作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汪曾祺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汪曾祺在四十年代的创作实践中,尝试借鉴接受西方现代派的一些创作手法,如1945年创作的《小学校的钟声》,《绿猫》,这两篇作品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较早的意识流作品的代表。这种尝试是很多作家在初涉文坛之际多元探索写作方法的一种。当然,汪曾祺在当时接受了这种西方现代派的手法有一定的原因。五四虽然退潮,破旧的呼声依然高涨,简单进化论的思想让我们无暇顾及传统的优秀遗产,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们要让中国文学进入现代化,对于传统的否定是必然的,这是历史的、也是文人的失误。另外,在西南联大这样开放、自由的大学里面,汪曾祺读了大量的外国翻译作品,使之接触到不同于本国的新鲜的创作。这个时候,汪曾祺的传统家教被现代大潮冲得所剩无几。但现代派的这种创作手法并没有被汪曾祺沿用,这其中汪曾祺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手法,更为重要的是,西方现代派的创作手法不适合中国的作家和读者,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锋文学的最终落寂一样,四十年代的现代主义先锋探索也不告而终。 八十年代重登文坛的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方法,“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主义”,他用满腔的创作激情实践着这个主张,并且站稳了传统与现代的最佳坐标。这得益于他良好的传统文化底蕴,前辈文人的影响等。他用他的创作实践实现了文学审美追求的复归,体现了新时期母语写作的本体意义,阐释了人类自由的生命意识,承传了现代抒情小说流脉,题材选取民情、民生、人情、人性,对文以载道的变革等,这是一种纯文学的主张和实践。 汪曾祺的这种对传统与现代观念关系的思考与探索,对于我们当下的文学观念及文学史进程也尤为意义重大。现代性这个问题一直纠缠在知识分子的话语中,在过去的文学史进程中,包括汪曾祺在内的知识分子都追求一种乌托邦的现代性,这是中国国情和独特的历史感受使然的。在西方各种思潮涌入的今天,我们不能盲从,也不能固步自守,汪曾祺用他的小说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传统和现代观念相互交融的典范。
其他文献
随着黑人民权运动、黑人美学运动及妇女争取权利斗争的兴起,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也蓬勃发展起来。在白人主流文学和黑人文学中,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总是被歪曲或忽略不谈
马尔克斯在表现环境与个体生存关系这一主题时,展现出了与以往作家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色。在理性思维盛行的现代社会,马尔克斯依然强调拉美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个体行为习惯
1993年托妮·莫里森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获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主流文化对一种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的文学形式的接受。从莫里森的作品中我们不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食品添加剂最好是有益无害的物质。食品添加剂,分为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A级、AA级的产品视产品本身或生产中的需要,均可使用食品添加剂,在AA级绿色食品中只允许使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不允许使用人工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A级绿色食品中可以使用部分人工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在日常购买食品时,可根据以下几点来查看食
期刊
本文以中国和希腊神话为例,对人间君王形象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王与神有着密切的关系,神与人有时只是这个形象的两面。此外,中国神话的人王身上不但没有普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