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共培养hA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体系建立与基因表达谱分析
目的:建立非接触式共培养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stem cells,hAMSCs)分化为人肝样细胞的培养体系,比较不同诱导体系与hAMSCs诱导前后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差异。
方法:采用机械分离和二酶消化法培养hAMSCs,流式细胞仪术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hAMSCs,非接触式共培养和细胞因子诱导hA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细胞形态学观察,糖原、油红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肝样细胞,ELISA法检测白蛋白含量,基因芯片检测各组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异同。
结果:第3、4代hAMSCs表达CD44、CD29、CD73、CD166和CD49d,高纯度表达波形蛋白,基本不表达CD34和CD45。第4代hAMSCs与正常肝细胞系HL-7702非接触式共培养,HGF和bFGF-2诱导培养hAMSCs,21d后,可见多角形细胞呈非典型的巢状排列,糖原染色阳性,油红染色可见较多脂滴存在,与未诱导hAMSCs比较,所诱导肝样细胞表达HNF-3β明显增高,而CK-18改变不明显,共培养诱导组肝样细胞表达甲胎蛋白增加。hAMSCs和诱导的肝样细胞,胞浆均表达白蛋白,但细胞培养液中未检测到白蛋白。在10类88个基因的检测中,发现共培养体系诱导的肝样细胞与未诱导的hAMSCs之间存在13个基因的表达差异;共培养和细胞因子诱导的肝样细胞之间也存在12个基因的表达差异;未诱导的hAMSCs、共培养和细胞因子诱导的肝样细胞均不表达WNT3A、NOTCH1、TERT、ANPEP、NGFR和CCNA2六种基因。
结论:非接触式共培养hAMSCs可成功诱导肝样细胞;共培养和因子诱导的肝样细胞与未诱导hAMSCs三者之间,存在着部分基因表达谱的差异,三者均不表达WNT3A、NOTCH1、TERT、ANPEP、NGFR和CCNA2六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