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可达性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bb31494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高速公路因其高效、灵活等优点成为该地区主要交通方式,选取可达性指标对高速公路网发展进行评价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京津冀地区土地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该地区士地类型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高速公路网对土地类型影响,对统筹地区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内的北京,天津,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石家庄,邢台,邯郸13个行政区划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000年和2013年高速公路可达性和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本文以最短路径模型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京津冀地区的高速公路网数据,选取最短可达时间和加权可达时间两个评价指标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可达性普遍提高,但提高程度空间分布不均匀;高速公路可达性呈现以北京——廊坊——天津为中心向外围减弱的空间格局。加权可达时间指标的相对可达性系数比最短可达时间指标的相对可达性系数更加分散;以高速公路路网发展为基础,综合考虑地区人口,中、南部城市相对可达性有所降低。选取2000年和2013年共34景TM影像作为数据源,数据覆盖整个京津冀地区。利用遥感影像处理技术提取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京津冀地区和高速公路缓冲区土地类型变化。结果表明地表植被和建设用地变化显著,很大一部分地表植转换为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比例较小,呈减少趋势;其他用地面积所占比例提高,侧面反映出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影响。受高速公路影响,缓冲区地表植被、建设用地、水域的变化速率比整个地区变化速率快,土地类型间的交换比全区更加频繁。缓冲区内扰动程度比整个研究区域剧烈,地表植被、其他用地的分散化、破碎化程度比全区高,建设用地聚集程度比全区高。
其他文献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改革、实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村级治理中的一项重大体制改革和重要制度安排。村级公共权力的运行与监督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农村政治生
大量隧道的建设,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国防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出于设计、施工、材料以及地质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大量的隧道都出现了渗漏水问题,隧道渗漏水问题一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阶层的发展的问题因而不断地凸显出来。以我国当前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为例,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男劳力进入城市“淘金”,当下农村产生了
含泥化夹层缓倾角(岩层倾角<35。)顺层路堑边坡具有局部破坏现象,存在渐进性失稳机理,但该理论一直缺少深入的理论支撑。渐进性破坏理论一般源于岩土材料的应变软化效应。本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遭遇国内外各因素挑战时,如何维持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性发展,增强养老
谱系特有基因(Lineage-specific genes,LSGs)是指在一个谱系中特有并与其他物种谱系所有基因没有明显序列相似性的基因,约为物种基因组全部基因数量的10%~20%,于1996年首次在完
由于酸雾对锌电解车间工人的健康、周围环境和生产设备等均有影响,如何有效抑制酸雾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按前期抑制和后期治理的分类方法介绍了目前国内酸雾抑制方法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机动化出行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不断加剧。交通拥堵以及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城市生活的效率和质量。在拥堵治理策略上,多数国
目的优选白芍总苷回流提取工艺,用于大生产。方法以出膏率、总苷含量、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白芍回流提取工艺参数,考察提取溶剂、溶剂量、提取时间对白芍总苷
宋代佚名《百花图卷》,纸本手卷,墨笔,全卷纵31.5厘米,横1679.5厘米,原属清宫旧藏,现今藏于故宫博物馆,为中国宋代具有代表性的水墨工笔花鸟作品之一。《百花图卷》风格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