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即“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是解决目前我国加速老龄化背景下养老困境的有效模式。但我国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导致政府无法承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单边供给,因此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方兴未艾,各项管理相对不够精细,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对于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需要有科学、客观并能够长期实现的方案指导其绩效管理工作。为实现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本文做了如下研究工作:明确了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现状,厘清了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为利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社区照顾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及数据包络分析指导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论证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社会组织绩效研究方面的可行性,为后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提供了借鉴。分析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模式的特点,梳理了国家及各地方现有的与居家养老行业发展有关的相关文件、标准及规范,着重分析和研究了南京市指导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健康有序发展的相关文件,及南京市现行的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评价模式及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一套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的PDCA体系,并对体系中的每一步骤进行详细阐述。随后,对绩效管理的两个核心步骤——绩效评价和绩效处理及反馈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与筛选。确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绩效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绩效评价模型设计及处理反馈优化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指导。通过大量调研,总结归纳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特征,并进行特征分析。总结归纳相关研究,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维度及指标进行梳理及分析,依据调研结果,结合南京市行业发展实践,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南京市186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绩效评价并分档。随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指标数据对比分析、绩效优化方向筛选和绩效提升路径设计。最后针对全行业的发展与绩效提升,对行业内的不同参与主体,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本研究构建了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将指标细化到实施层面,构建起可供直接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绩效进行定量评价,克服了主观评价的弊端,基于数据的精细化分析,为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