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职前培养、进入全职教学到随后的继续学习应当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的中间阶段被称为“导入期”(induction period)或入职期。从学生经由新手教师阶段,继而成为专家型教师并非平坦的过渡。我国于90年代初,提出了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的问题。许多师范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有意的尝试,但这是一项新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缺乏经验,入职教育在实践中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各校实践经验的介绍和总结的层面上,缺乏理论研究。对我国入职教育的总体实施状况,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了解,难以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开拓性的思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大量研究表明,处于入职期的初任教师所遇到的专业发展问题,确实要比其他阶段的教师显得更多、更复杂而且更困难。因此,根据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入职教育,也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研究了新教师入职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依据,介绍了两个主要国家入职教育的实践。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得的资料,对我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状况,作了深入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建构了我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多元培训模式,以利于入职教育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