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细胞在IBS和IBD中的表型改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w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粘膜和外周血中Th细胞表型的改变目的:探讨Th细胞各亚群比例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2007年济南标准收集UC患者20例,对照组16例。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四色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术对UC组患者及对照组中肠粘膜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作表型分析,比较各组肠粘膜和外周血中Th1、Th2、Th17比例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肠粘膜IL-4、IL-12、IL-17表达,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IL-4、IL-12、IL-17水平。结果:(1)UC组患者肠粘膜中Th17比例和IL-17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h17比例在UC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75(6.93)vs.1.25(3.70),P<0.05;IL-17表达在UC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20(0.15)vs.0.10(0.03),P<0.05。UC组患者肠粘膜中IL-17表达与疾病评分呈正相关(r=0.503,P=0.024)。UC中、重度患者外周血中Th17比例和IL-17表达增加:外周血中Th17比例在UC中、重度患者和对照组中分别为1.40(2.15)vs.0.70(0.33),P<0.05;外周血中IL-17含量在UC中、重度患者和对照组中分别为1.58(3.37)pg·ml-1vs.0.19(0.64)pg·ml-1,P<0.05。(2)肠粘膜中Th1的比例在UC和对照组中分别为13.6(16.88)vs.9.10(17.53);外周血中Th1的比例在UC和对照组中分别为12.85(9.28)vs.10.15(7.48),UC组与对照组相比肠粘膜和外周血中Th1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不同活动度患者间无明显差异。肠粘膜中IL-12的表达在UC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是0.22(0.16)vs.0.16(0.13),表达无明显改变。外周血中IL-12水平在UC组与对照组中分别是1.59(2.26)pg·ml-1vs.1.66(5.79)pg·ml-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肠粘膜中Th2的比例在UC和对照组中分别为1.10(1.53)vs.1.15(1.50);外周血中Th2的比例在UC和对照组中分别为1.20(0.55)vs.1.10(0.45),肠粘膜和外周血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活动度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肠粘膜IL-4在UC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是0.29(0.14)vs.0.23(0.11),表达无明显改变。外周血IL-4水平在UC组与对照组分别是1.27(2.48)pg·ml-1vs.0(2.5)pg·ml-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Th细胞各亚群中Th17细胞是介导UC肠道局部和外周免疫应答的优势细胞,它可能成为UC治疗的有效靶点。第二部分:腹泻型IBS患者肠粘膜和外周血中Th细胞表型的改变目的:探讨Th细胞各亚群在腹泻型IBS患者中的变化,揭示IBS粘膜免疫激活具体免疫学机制。方法:按照罗马Ⅲ标准收集腹泻型IBS患者27例,另设对照组16例。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四色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肠粘膜和外周血中Th1/Th2/Th17比例,Western blot检测肠粘膜IL-4、IL-12、IL-17表达,ELISA检测外周血IL-4、IL-12、IL-17水平。结果:(1)腹泻型IBS患者部分肠粘膜病理学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症,归为IBS-A组,肠粘膜无非特异性炎症者归为IBS组。(2)IBS-A组患者肠粘膜Th17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为3.60(4.05)vs.1.25(3.70),P=0.045,而Th1、Th2比例无明显改变;肠粘膜中相关细胞因子IL-4、IL-12、IL-17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BS-A组外周血中Th1、Th2、Th17比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中相关细胞因子IL-4、IL-12、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明显改变。(3)IBS组患者肠粘膜及外周血Th细胞比例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腹泻型IBS患者部分存在肠粘膜非特性炎症,提示肠粘膜存在免疫激活,该免疫状态表现为Th细胞向Th17偏移。第三部分:Th17细胞在旋毛虫感染小鼠内脏高敏感性中的作用目的:研究发现旋毛虫感染小鼠在急性感染期会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在肠道炎症消退后肠道功能紊乱症状仍可持续存在。本实验旨在阐明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旋毛虫感染小鼠急性和慢性感染期期出现的内脏高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感染后2周组、8周组和12周组。用含有旋毛虫的混悬液灌胃方法感染NIH小鼠,剂量为300条/只;结直肠扩张诱导的腹部回撤反射(AWR)评估内脏敏感性;HE染色观察空肠和结肠粘膜炎症状态;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检测空肠和结肠粘膜固有层Th17细胞比例;Wentern blot检测空肠和结肠粘膜IL-17、IL-23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旋毛虫感染造成的空肠和结肠一过性炎症在感染后2周时最明显,感染后8周时肠粘膜破坏和炎症反应基本消失,感染后12w时空肠和结肠粘膜无明显炎症改变。AWR评分在感染后2周时最高,感染后8周和12周时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空肠和结肠粘膜固有层Th17细胞比例和IL-17表达在感染后2周时增高(P<0.05),感染后8周和12周降至正常水平。感染后2周,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空肠粘膜Th17细胞比例分别是9.13±2.73 vs.3.78±1.97,P<0.01;结肠粘膜中Th17细胞比例分别是8.00±2.43 vs.3.6±1.80,P<0.01。感染后2周,感染组和对照组空肠中IL-17含量分别是1.70±0.47和0.68±0.26,P<0.01;结肠中IL-17含量分别是0.59±0.12和0.44±0.09,P=0.041。2周时空肠和结肠粘膜IL-17表达与AWR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0.658,P=0.032和r=0.532,P=0.04。空肠和结肠粘膜TGF-β1表达在感染后2周时增加,8周和12周降至正常水平。感染后2周,空肠中TGF-β1含量在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是0.31±0.03和0.17±0.05,P<0.01;结肠中TGF-β1含量在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是0.11±0.03和0.08±0.02,P=0.035。急、慢性感染期间空肠和结肠粘膜IL-23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旋毛虫感染NIH小鼠造成肠道一过性炎症,炎症急性期和慢性期小鼠内脏敏感性增加。Th17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IL-17可能影响了急性期感染期小鼠内脏敏感性,TGF-β1可能诱导了Th17细胞的改变。
其他文献
<正>课后延时服务是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考验,也是对学校管理的考验严静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校长助理):成都市小学学段的课后延时服务于4月28日正式全面实施,初中学段目
会议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手段越来越先进,研究内容也越来越深入。目前利用雷达去研究海洋已经愈发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研究海表面的雷达回波仿真技术能够加深理解海
目的:研究女贞子炮制前后主要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优选女贞子的炮制工艺,探讨女贞子的炮制机理。方法:在对女贞子古今炮制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女贞子生品及不同工艺炮制品(清
自然人的隐私权依法应受保护。公众人物因其事业与社会和大众的关系密切,基于公共利益、新闻价值或公众的合理兴趣,有必要对其隐私权进行适度限制。但是,在对公众人物隐私权
微动疲劳损伤是工程中最为常见、最普通的一种损伤形式,微动疲劳损伤可以加速受微动作用构件的表层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降低构件的疲劳寿命,甚至造成灾难性的事故。本文以
以石羊河中游为研究区域,分析了1956-2009年的径流损耗特征,通过相对损耗率和Fisher最优分割法等确定了人类活动对径流损耗的显著影响拐点为1975年,明确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径
中国农村文化是一个永恒而又常新的命题。研究中国农村文化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价值。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农村文化受到了西方文明的严重冲击,出现了文化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再度锁定“三农”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我国
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 ,HMGB1)是高迁移率族蛋白中的一种,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迁移率快而得名。HMGB1的基因同源性很高,人和鼠的同源
美术教育是一项贯穿于大中小学的学科。美术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将来工作生活中的品位和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由于目前应试教育存在美术课程不是升学的考核科目,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