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是个体人生早期阶段的参与的第一个社会性组织,担负着保育幼儿的职责,同时还是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教育场域。为保证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必定需要规章制度对身在其中的个体进行约束,幼儿园标识便是幼儿园常规的物质性载体。但在实践中,幼儿园标识的使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研究以幼儿园标识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理论层面阐述幼儿园标识的已有研究,论证幼儿园标识的概念和独特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法、访谈法等进行资料搜集以探究幼儿园标识的应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尝试对幼儿园标识的应用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建议。当前幼儿园标识应用现状存在幼儿园标识的含义未被师幼充分认识、幼儿园标识应用未能体现幼儿主体性、幼儿园标识应用策略缺乏动态性和教育性、幼儿园标识应用效果未得到充分实现四大问题。幼儿园标识含义未被师幼充分认识表现为教师将幼儿园标识作为成人的工具以及幼儿未完全理解幼儿园标识的含义;幼儿园标识应用未能体现幼儿主体性表现为在观念上教师产生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冲突,在行动上教师主导幼儿园标识的设计制作过程;幼儿园标识应用策略缺乏动态性和教育性表现为幼儿园标识极易成为无效符号,且在应用中规训性较强;幼儿园标识应用效果未得到充分实现表现为幼儿园标识应用未充分考虑幼儿社会化差异,幼儿园标识所代表的常规遭到幼儿抗拒。本文针对问题从四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提升师幼对幼儿园标识的认识程度,教师通过提升素养完善自身对标识的认识以及通过讲解与实践完善幼儿的标识认知;二是提升幼儿在幼儿园标识设计制作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观念上将尊重幼儿主体性内化于心,在行动上提升幼儿参与的数量与质量;三是关注幼儿园标识应用时的动态性和教育性,教师应及时更新更换不合适的幼儿园标识,更多地挖掘幼儿园标识的教育性;四是增加幼儿园标识应用中的多元化选择,教师应尊重幼儿个体社会化差异并构建弹性灵活的幼儿园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