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鼢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建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鼢鼠(Mospalax fontanieri)为鼹形鼠科、鼢鼠亚科、鼢鼠属动物,目前还没有该动物成纤维细胞建系及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作为蒙古高原代表性动物遗传资源,本研究采集中华鼢鼠9种组织用于实验,其中气管、肺和剑状软骨3种组织成功建立成纤维细胞系并分析了这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实验方法是通过细胞计数法计算细胞的贴壁率、冻存前及复苏后的存活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制备常规染色体标本分析染色体核型;采用DNA测序方法测定中华鼢鼠线粒体DNA的Cyt-b,D-loop,ND4基因序列,评价其进化地位。实验结果显示:中华鼢鼠气管、肺、软骨3种组织在体外条件下培养第3~4天出现成纤维样细胞,分别在培养第11天、第16天、第17天原代细胞90%以上汇合。3种组织来源体细胞均显示成纤维细胞特征,气管成纤维细胞贴壁能力最强,24 h贴壁率最高能达到98.10%,肺成纤维细胞与剑状软骨成纤维细胞贴壁能力较弱,24 h贴壁率最高,分别为95.28%和94.88%。3种不同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冻存成活率均显著下降,P4~P8气管成纤维细胞存活率为:冻存前98.92%~93.20%,复苏后91.57%~73.25%,P4~P8肺成纤维细胞存活率为:冻存前98.92%~89.33%,复苏后89.97%~70.21%,P4~P6剑状软骨成纤维细胞存活率为:冻存前98.52%~82.91%,复苏后88.23%~69.06%。3种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均呈“S”型,其中气管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最强,在24孔板的每个孔中,其最大增殖数目为2.435×10~4个,肺成纤维细胞最大增殖数目为1.813×10~4个,剑状软骨成纤维细胞最大增殖数目为1.521×10~4个。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华鼢鼠的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62,30对为常染色体,形态类型为2st+28sm。第1对染色体最大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28对染色体均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鼢鼠来源于2个不同的母系祖先,且中华鼢鼠与高原鼢鼠的亲缘关系最近。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中华鼢鼠成纤维细胞建系技术及体细胞系,并揭示了该物种成纤维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评价了中华鼢鼠的系统进化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及物种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和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中国目前存在着一定的法律危机,危机的解决之道应该体现中国民族精神和西方契约精神的法律文化,即在传统文化中寻求合理的精神支持,培养国民的权利意识,待条件成熟之后,踏上
反义务悖论是道义逻辑中最典型、最棘手的一类悖论,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法律或伦理规范实践中的多种义务冲突现象,无法在道义逻辑标准系统中得到有效的形式化表达。国外关于反
目的:探讨阿魏酸(Ferulic acid,FA)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做检
教育应立足于什么,这是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和首要问题。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看,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在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完善人格,尊重人的主体价值。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各个领域里逐步确立,使原本局限于物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诸种规则开始向包括文学在内的精神生产领域渗透.在现阶段,探讨文学与市场的关系是
化学教学中化学现象的复杂性,化学概念、规律的抽象性,化学活动的探索性,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决定了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化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
工业领域许多系统会因部件老化或故障而停机,现代制造系统中大量集成机械、电子等技术的先进设备,增大了故障诊断的复杂度和维修决策的难度,如何提高故障诊断的质量和效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