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柱浮选处理含Cu(Ⅱ)废液的试验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121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质气体泡沫(CGA)是高速搅拌表面活性剂时产生的一种微泡沫。本文研究了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CGA的方法,改进了CGA发生器,并分别考察了SDS的浓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制备温度等因素对CGA的稳定性及含气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CGA半衰期和含气率的主要因素是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搅拌速度,用SDS制备CGA比较理想的实验条件为:CSDS:2336g/L,搅拌速率:6400r/min,搅拌时间:3min。 本文提出了CGA与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结合处理含Cu(Ⅱ)废水的思路,并建立了与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相应的实验室柱分离模型。本文考察了pH值、Cu(Ⅱ)浓度、SDS用量、浮选柱循环泵工作压力和絮凝剂等因素对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并综合各操作参数,用部分析因法做Cu(Ⅱ)浮选分离的正交实验,在Cu(Ⅱ)初始浓度100mg/L,絮凝剂用量5mg条件下,可以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pH10、SDS1.1680g、压力0.12MPa,Cu(Ⅱ)去除率超过99%。依极差大小划分,三个因素的主次顺序为:pH值→SDS用量→浮选柱循环泵工作压力。 本文对CGA-柱浮选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分离过程,包括浮选柱工作原理、自吸式充气原理与过程、管浮选与气泡的矿化、柱分离段的流体状态、旋流段力场分离原理和浮选柱的强化回收机制。本文还对气泡-Cu(Ⅱ)复合体做了流体动力学分析,分析了气泡的稳定性和气泡-Cu(Ⅱ)复合体在水中的上浮状态,并对CGA、Cu(Ⅱ)与气泡的粘附机理进行了探讨,探讨了pH值,Cu(Ⅱ)初始浓度等对浮选产生影响的原因。 从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CGA—柱浮选处理含Cu(Ⅱ)废水的效果较好,是一项具有广泛前景的水处理新技术。
其他文献
通过对园艺主干专业课蔬菜生产等五门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并按照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梯式上升顺序设计教学单元。新教学模式通过三个阶段
针对5G网络的规划建设领域和维护优化领域的6个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相关的技术解决建议.进一步地明确了4G演进和未来5G部署务必重视的设备、运营方面的功能需
张舜徽先生在《八十自叙》中说:“四方奔走,由是历丁壮迄乎耄耋,以教学终其身。生平无他事可述,讲习之外,惟读书数十年,著书数十种耳。”①先生从1932年开始任教师这一职业,至1992年
在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零部件识图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分析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和意义基础上,结合汽车零部件识图课程教学特点,通过项目选设、项
高职学生群体对这个时期的国家、社会、未来以及价值观融入了新的理解和看法。根据调查结果最新数据了解到,高职学生有普遍的强国意识,有竞争意识,注重个性发展,但却被心理健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