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禺《雷雨》中的主仆之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p110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禺是我国优秀的剧作家,也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的《雷雨》《日出》等作品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雷雨》是曹禺创作的第一部话剧,1934年7月由巴金推荐在《文学季刊》第3期上发表,立刻在文坛上引起了轰动。《雷雨》的发表标志着我国话剧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现代话剧创作的成熟。考察《雷雨》的创作和演出,笔者发现“主仆之恋”是剧作中的重要线索与主题情节,曹禺分别从周朴园和梅侍萍之恋、周萍和四凤之恋、周冲和四凤之恋这三对主仆恋情出发,把周、鲁两家前后30年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相互交织在一起,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地论述与阐释。这样的“主仆之恋”并非简单的巧合,而在某种程度上是那个时代悲剧人生的高度浓缩。《雷雨》中所描写的三对“主仆之恋”的悲剧性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归根到底是由当时客观的时代和社会矛盾所导致的。《雷雨》中三对“主仆之恋”的悲剧性暴露了旧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必将走向崩溃的结局,它警示我们:封建主义和旧社会的黑暗统治必然被推翻,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变革虽然举步维艰,但追求光明和自由,探索新的人生,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自由。本文以“主仆之恋”作为聚焦点,从四个章节进行阐述分析:第一章绪论,首先论述本选题的研究价值、本选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然后论述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预期目标;第二章论述《雷雨》中的“主仆之恋”及其典型意义,首先论述作为一种恋爱模式的“主仆之恋”,进而过渡到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仆之恋”,最终落脚到《雷雨》中的“主仆之恋”及其典型意义;第三章着重论述《雷雨》中“主仆之恋”的三种模式:第一对周朴园和侍萍——“主仆之恋”的始恋终弃模式,第二对周萍和四凤——“主仆之恋”的自由恋爱模式,第三对周冲和四凤——“主仆之恋”的单向暗恋模式;第四章主要论述《雷雨》“主仆之恋”的悲剧性和时代性,分别对三对“主仆之恋”进行纵深的历史分析;第五章是结语,最后说明《雷雨》的经典价值,在于它所描述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在根本上揭示了一个人类生存的困境,表面上人们是为情所困,实质上是各人都受到自身人性误区的局限而不能自拔。
其他文献
氮污染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具有低碳氮比水质特性的污水的脱氮问题更是目前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针对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处理工艺存在许多局限性。研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
在当今商业社会中,广告充斥于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夸张是在一般中求新奇变化,寓庄于谐,借助图形、文字、色彩在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心理,鲜明地强调或揭示事物的实质,充分、
<正>粗粗翻阅一下武当山道教的历史,即会使我们感到,庞大浩瀚卓异的中国道教文化之光彩,在它历史的一步步足迹中,都在武当山道教史中得以闪现。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因其与靶器官损害有一定关系,具有临床意义,关注度日趋增高,国内外关于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也屡见报道,越来
<正>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由普通肝素(UFH)酶解或化学降解而得到的混合物(分子量2000~10000D,平均分子量5000D左右)。研究证明,与UFH相比,抗凝作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编辑深以为然。当你怀揣梦想一路走来,即使遭受挫折和打击,但还是请全力以赴吧。
艺术要长久地存在、反映时代精神,就必须要得到妥善的保存、及适当的利用与弘扬。只有这样,艺术的魅力才能历久弥新,才能体现它的历史价值。因此,探讨一个艺术形态,就应首先
本文主要是对有机铟试剂参与的偶联反应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是分为三部分论述。1、本文对有机铟试剂参与的各种类型的有机反应作了比较详细的归类,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应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