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信贷在我国开展的历史并不长。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消费信贷是一个利润比较高的业务,能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外银行竞争中生存。而且由于消费信贷也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因此近几年来,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我国消费信贷的开展。迄今而言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已经比前些年在种类和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居民的信用消费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住房消费信贷更是成了消费信贷中的热点。但是消费信贷总的来说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而且在老百姓中接受这种观念的群体也不是多数,这都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消费信贷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作者认为信用风险管理是制约消费信贷开展的主要瓶颈,只有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才能为消费信贷深入发展提供保证。因此围绕消费信贷构建了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接着从系统构成开始探讨,构成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风险防范和风险化解。风险防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级以及风险跟踪和预警。风险识别主要是对风险来源进行识别,找出可能影响消费者信用级别的组成因素。风险评级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国际上一般来说都是采用计分模型对个人信用进行评级。当信用贷款发放出以后,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跟踪,如果发现客户的信用状况发生转移,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损失,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建立起了一套风险预警系统。风险化解包括风险补偿和风险转移。风险补偿是在给与贷款时要求客户提供一定的担保或抵押,如果客户的信用状况出现问题,商业银行就能控制损失。风险转移是通过把贷款出售出去从而避免损失的方法。接着讨论了风险管理的系统环境,信用风险管理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才能顺利进行。最后探讨了一下系统的运作模式。
风险评级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各个商业银行都有了自己的计分模型,但由于样本数据库非常有限,因此一般还都是依靠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来决定是否给与客户贷款。不过这只是在现有业务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适合,一旦消费信贷得到大力发展就必须依靠科学的信用评级手段。我国的信用评分模型总的来说还有不少缺陷,作者认为个人信用好坏是一个模糊概念,因此把综合模糊评判方法应用在我国的个人信用评分上,通过比较说明了综合模糊评判的优点和改善的办法,并结合实例给出了怎样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来给客户打分。
最后,作者总结了本篇论文的一些简单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我国消费信贷及以后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