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在非拔牙矫治时牙弓变化比较的Meta分析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两者在非拔牙矫治牙列轻中度拥挤时上下颌牙弓宽度及前牙唇倾度的变化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ISI、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辅以手工检索等方式,全面收集比较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在非拔牙矫治时上下颌牙弓宽度及前牙唇倾度变化的文献,检索截止日期至2013年12月31日。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将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资料提取,运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2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有9篇,包括5篇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共有450例患者(自锁托槽组240例,传统托槽组2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非拔牙矫治病例中:1、自锁托槽治疗患者的上颌尖牙间距、上颌第一前磨牙间距及上颌第二前磨牙间距的增加值均大于传统托槽,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具体值分别为:[MD=0.30,95%CI(0.04,0.55), P=0.02],[MD=0.43,95%CI (0.17,0.70),P=0.001],[MD=0.32,95%CI (0.08,0.56),P=0.008]。2、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上颌第一磨牙间距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1,95%CI (-0.25,0.24), P=0.66]。3、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下颌尖牙间距、下颌第一前磨牙间距及下颌第二前磨牙间距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具体值分别为:[MD=0.02,95%CI (-0.67,0.72), P=0.95],[MD=0.26,95%CI (-0.62,1.14), P=0.57],[MD=0.19,95%CI (-0.51,0.88), P=0.52]。4、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下颌磨牙间距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9,95%CI(0.33,0.84), P<0.01]。5、上颌切牙唇倾度的增加量自锁托槽要小于传统托槽,两者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异[MD=-3.25,95%CI (-4.99,-1.51), P=0.0003];下颌切牙唇倾度的增加量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无统计学上的差异[MD=-0.44,95%CI (-1.52,0.64), P=0.43]。结论应用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行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时,自锁托槽组在上颌尖牙区、上颌前磨牙区及下颌磨牙区的牙弓宽度扩大量比传统托槽组要大;在上颌磨牙区、下颌尖牙区、下颌前磨牙区牙弓宽度的变化量二者间无明显差异;无论自锁托槽还是传统托槽在非拔牙矫治时,上下前牙唇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自锁托槽组的上颌前牙唇倾度增加量要显著小于传统托槽组;下颌前牙唇倾度的增加量与传统托槽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伴放线放线杆菌内毒素(Aa-LPS)作用不同血脂状态下不同组织器官来源(血液、肺、腹腔、肝脏)的兔单核/巨噬细胞后细胞内炎症因子NF-κB信号表达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
目的:临床微种植体植入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对植入区域的解剖结构缺乏准确的认识而导致微种植体与相邻牙根接触,进而植入失败。因此,本研究采用三维自动配准方法建立高精度三维整
对于教师,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自习辅导、课外活动、检查与评定成绩等,都存在着一个管理的过程;教师教学中,为了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与交流,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必须对学生恰当诱导、科学管理,都存在着从始到终的管理过程。如果漠视这种管理过程和管理因素,教学活动就难以完善,更不可能步入师生教学“动态生成”、和谐共振之理想境界。  什么是教学的科学管理呢?笔者认为,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
目的:对汉族正常年轻成人的外鼻软组织进行系统的解剖测量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参考。材料和方法:选择长沙地区就读的汉族正常大学生119名(男56名,女63名)。年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器联合Ⅲ类牵引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大连博士口腔诊所2009年收治的骨性前牙反牙合患者一例。女性,年龄11岁;临床检查上颌发育轻微不足,下颌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这是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女士对文化的比较形象的描述。若以此类比,学校文化的这根细丝,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外在的表现就是它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主要是学校环境的建设、制度和课程的建设、组织管理的建设,它们互为依托,相得益彰。    一、学校文化建设应从外在到深层    学校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