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肥料配施对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叶菊(SteviarebaudianaBertoni)别名甜菊、糖草,原产地在南美亚热带地区。甜叶菊因其的根、茎、叶中含有高甜度(为蔗糖的200倍-350倍)、低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的甜菊糖甙,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糖源。   试验于2009年-2010年在青岛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不同类型肥料配施对甜叶菊产量品质的影响,单施有机肥条件下收获期对甜叶菊产量品质的影响,单施有机肥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甜叶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   1.不同类型肥料配施对甜叶菊植株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甜叶菊有机肥栽培与普通栽培相比,甜叶菊生长早期,生长缓慢,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茎叶的干物质积累低于普通栽培,但到甜叶菊移栽后60天开始,除不施肥处理外,其他四个处理在农艺性状上差异不显著,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仍略好于其他处理,移栽后80天开始,有机栽培甜叶菊的两个处理生长发育开始优于单施化肥栽培处理。   2.不同类型肥料配施对甜叶菊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施肥处理在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上都优于不施肥处理CK,有机肥栽培与普通栽培相比,在生长初期,植株矮小,叶片黄绿,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等指标低于普通栽培,从移栽后60天开始,有机栽培甜叶菊各项光合指标开始优于化肥栽培   3.不同类型肥料配施对甜叶菊植株衰老特性的影响   有机肥栽培可以在甜叶菊生长中后期提高SOD、POD和CAT等保护酶活性以及根系活力,使甜叶菊叶片生长后期仍能保持在较高的活性水平,并能减少在甜叶菊整个生长过程中MDA的含量,降低了生长中后期后叶片衰老速度,延缓衰老,延长叶片合成甜菊糖甙的生长时间。   4.不同类型肥料配施对土壤环境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土壤中微生物量,说明有机肥栽培可以加速土壤中潜在养分的有效化,提高土壤供应养分能力。   5.不同类型肥料配施对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在产量方面,有机肥栽培与普通栽培相比,有机肥与腐熟甜叶菊渣栽培的甜叶菊叶片产量低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处理,却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和单施有机肥的处理;在品质方面,有机肥栽培的甜叶菊叶片中总甜菊糖甙显著高于普通栽培,在RA含量方面更为突出。   6.单施有机肥条件下收获期对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在甜叶菊生长的中前期收获的甜叶菊,不仅产量低,而且叶片中总甜菊糖甙和RA含量也都低,过晚收获具有同样的问题,其原因是过晚收获导致底层叶片老化脱落,叶片中总甜菊糖甙开始分解,为甜叶菊生殖生长提供养分,从而降低了甜叶菊叶片品质。   7.单施有机肥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个紧凑型品种的甜叶菊在密度低于12000株/667m2时,甜叶菊亩产量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密度高于12000株/667m2时,密度升高反而降低了甜叶菊亩产量;平展型品种青甜1号在产量最高值出现在密度为10000株/667m2。在品质方面,当密度低于10000株/667m2,不同处理间叶片中总甜菊糖甙含量和RA含量无显著差异,在密度大于12000株/667m2时,叶片中总甜菊糖甙含量和RA含量开始显著下降。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肥料配施种植甜叶菊在肥料选择上,应以有机肥和腐熟的甜叶菊渣配施作为有机栽培的肥料选择;单施有机肥条件下,在移栽后95天左右收获为最佳收获期;密度选择上,紧凑型甜叶菊最佳种植密度为12000株/667m2,平展型甜叶菊最佳种植密度为10000株/667m2。
其他文献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豆病毒病害,地域分布广泛,在我国大豆产区均有出现,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大豆花叶病毒病一旦发生,没有有效的化
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水稻对该病的抗性为部分抗性,受多基因或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控制,迄今未发现完全免疫的水稻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