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酶B及穿孔素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及胎盘的表达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w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妊娠妇女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在我国为9.4%[1],国外发病率为10%左右[2],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年来发病原因不清,目前普遍认为与母胎免疫失衡[3],滋养叶细胞受损,胎盘浅着床[4],导致母体过度的炎症反应[5]及全身血管内皮损伤[6]有关。 穿孔素(perforin,PFN)与颗粒酶(granzym,Gzm)主要由成熟的NK(natural killer cell)和激活的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细胞合成,存在于活化的CTL和NK细胞胞浆颗粒中[7,8],穿孔素是由5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糖蛋白,有强溶细胞活性,分子量约60KD,蛋白结构和功能与溶细胞性补体蛋白C9相似,人类穿孔素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0q22。它与颗粒酶、水解性溶酶体酶等共同组成的杀伤颗粒在CTL,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中起作用,是清除病毒感染靶细胞、肿瘤细胞、同种移植细胞的主要途径[1]。颗粒酶是一组同源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包括GzmA,B,K,H等成员,其中GzmB具有天门冬氨酸酶的活性,是主要效应分子,能迅速引起靶DNA断裂[10]。PFN和GzmB存在于活化的CTL和NK细胞胞浆颗粒中,是全身免疫重要的溶细胞效应分子,PFN和GzmB在子痫前期中变化,国外鲜有研究,国内尚未见报导。 本研究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zmB与PFN在正常孕妇和子痫前期外周血及胎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作用。 方法:1.2007年12月—2009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共30例(包括子痫前期重度患者19例,子痫前期轻度患者11例),诊断和分类标准参照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产妇30例。各组孕妇均无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等,组间年龄、孕周、孕产次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采集各组孕妇空腹肘正中静脉血2ml,置入EDTA抗凝试管中,提取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70℃深冻冰箱保存。胎盘娩出后立即在胎盘母体面中央切取胎盘组织约1cm*1cm*1cm,置入4%的多聚甲醛溶液中。3.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GzmB与PFN的表达。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总RNA,将mRNA逆转录成cDNA后行PCR反应,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像,分析,以β—actin同时扩增作内参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痫前期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GzmB与PFN蛋白的表达;标本固定,脱水,包埋,切片,石蜡切片常规脱蜡,水化,抗原热修复,3%H2O2溶液室温孵育10min,然后按照S-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实验。4.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半定量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外周血中GzmB与PFN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结果。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Gzm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PFN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两者在子痫前期轻度组与子痫前期重度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2.胎盘中GzmB与PF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GzmB与PFN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胎盘蜕膜淋巴细胞及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胞浆。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Gzm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PF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两者在子痫前期轻度组与子痫前期重度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1、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zmB与PFN水平表达增高,提示子痫前期发病可能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zmB与PFN表达增强有关。2、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GzmB与PFN蛋白表达组较正常孕妇增强,导致滋养叶细胞受损,胎盘浅着床,胎盘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子痫前期的发病。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数目对肺癌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5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TNM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一哈萨克族家系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1型(SCA1)临床特征和 ATXN1 基因内 CAG 三核苷酸重复次数。探讨新疆地区哈萨克族家系 SCA1 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与国内外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sCD38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该类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RA患者,19例SLE患者和
目的:归纳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病因及诱因,总结对其诊断、治疗的经验体会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认识及诊治水平。 方法:收集2004年9月~2009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