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西线路基病害检测与强化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uri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有线路基经过长期运营、养护维修和自然环境的长期作用,病害发生的广泛而严重,包西线路基多处发生比较严重的下沉病害,严重影响了线路的行车安全和经济效益。为满足今后列车轴重的增大和速度的提高,需要对发生下沉较严重的路基结构进行强化研究。本文通过多种检测方法对下沉段路基进行现场检测,确定路基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在既有线路基强化时不能影响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提出应用注浆挤密桩对病害地段路基进行加固研究。注浆挤密桩因其浆体结实率高,抗压强度高而加固效果较好,同时不影响加强路基上线路的正常运营,是目前比较好的处理路基下沉病害的措施。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在路基边坡斜向打入注浆挤密桩进行模拟分析,在考虑不同的挤密桩参数对强化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分析了过渡段和正线路堤处路基的静力沉降变形和动力响应,总结了挤密桩横向角度、纵向间距和弹性模量对路基强化效果的影响关系:挤密桩横向角度对路基强化效果影响较大,横向10。-15。的效果较好,对过渡段路基变形的抑制达10-15%;挤密桩纵向间距在1.5m-2m比较合适,纵向间距过小会导致挤密土之间相互影响;挤密桩弹性模量超过5000MPa后,强化效果提升不明显。根据静力计算的结论,选择最合适的挤密桩布设参数,研究强化前后路基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强化后道床面和路基面的动位移减小明显,路基面的动位移不超过要求限值;路基面动加速度最大可以减小26%左右;路基面下动位移和动加速度沿深度的衰减速率得到提升。强化措施对减小路基动力响应效果较好。综合上述结论可以得出:利用注浆挤密桩对路基结构进行加强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可以为今后线路的提速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跨区间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理论和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结合跨区间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特点编制了跨区间无缝线路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是
宁波港的迅速崛起,使港口船舶通航密度急剧增加,港口锚地、航道拥挤现象十分明显,从而增加了船舶航行和作业的安全隐患。海上交通事故和海上遇险情况的频发,需要及时的海上应急救
基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导致建筑行业面临了巨大的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发动机清洁代用燃料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生物柴油作为清洁的可替代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与石化柴油相比具有很大优势,但是其
随着中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近十年来大跨径桥梁的建设也进入了高峰期.为了加强结构刚度减小自重,大跨径桥梁一般采用钢箱梁作为加劲梁.大跨径桥梁的桥面板普遍采用的是正交
快速公交(Busrapidtransit)发源于巴西库里蒂巴市,面对日益恶劣的城市交通状况,快速公交的出现无疑为人们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一个值得推广的公共交通方式。快速公交在运量
本文主要对影响公路运营期财务效益的敏感因素进行分析,将公路运营期实际发生收益与成本同财务预测值进行对比,探讨财务评价中影响效益的主要因素,分析其预测偏离的原因.通过
西部高原地区恶劣的天气决定了此条件下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在高原地区工作时,由于大气条件的改变极大地影响了机械的生产率。各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