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社会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追求,它是人类理性和智慧的产物,也是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从人类的美好愿望出发,基于越来越复杂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积极规划了实现这种目标的方针和策略。实现和谐社会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引导,马克思和卢梭的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两者和谐思想的比较可以为现阶段和谐理论建设提供理论参考的目的。进而为协调人际关系、保障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升华"家国一体"共同愿望、完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尽微薄之力。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明确了和谐思想的内涵,阐述了马克思和卢梭在国家观、道德观、平等观等方面体现出的和谐思想,证明了马克思和卢梭学说中蕴含着丰富和谐因素,为后来两者和谐思想的比较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对两者国家观、道德观、平等观等方面的比较。两者在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途径和方法各有侧重,但表现出共同追求即:珍视自由、平等、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地位。通过两者和谐思想的比较希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对两者和谐思想比较的思考,这种思考充满着对未来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平坦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