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之一,重视老年宜居环境的建设,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来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着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等特征,因此我们必须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新思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老年人仍居住在人口结构复杂、生活文化与活动方式多样的社区内,在社区建构过程中并没有注重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的个性与活动类型的多元性,存在着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及活动场所配建不均衡、养老服务空间使用效率较低、步行道路体系混乱等现象。这些现象会影响老年人社区户外活动与出行的满意度,降低老年人外出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都有不利的影响。但是在社区构建过程中仅仅满足建筑物和场地的无障碍与适老化设计并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日常活动与出行的需求,如何更有针对性的去进行社区的构建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类型的需求,创造良好的老年宜居社区环境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以社区内的公共活动场所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背景,以老年人为研究主体,以老年人行为的差异性为切入点,讨论老年人差异性行为空间的适老化问题。首先对国内外老年宜居社区模式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态、不同家庭结构的老人进行行为及需求的差异性分析,再将社区内老年人按照行为方式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分类,构建老年人差异性行为模型;最后将社区内不同的老年人行为场所进行划分,构建出社区空间原型,总结如何对社区空间进行适老化设计才能够满足老年人差异性的行为需求,并从社区布局与规划、空间类型与细节、交通路径与流线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