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语的授受表现用法是日语中比较特殊而又很重要的语法现象,历来被认为是我国日语学习者的难点和重点项目之一。日语的“授受表现”除了表示物的“授予与接受”这层意思外,还包含着一种人际间的恩惠转移,它体现着日本人之间特有的恩惠意识。作为一种反映人际关系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使听者感到不快甚至引起误解,进而引起交际障碍。笔者在教授初级阶段的中国学生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日语授受表现时出现很多错误。不仅如此,即便是掌握了授受表现基本用法的高级阶段的中国学生在实际生活会话中也普遍存在应该使用授受表现的地方不使用或者不应该使用授受表现的地方使用授受表现的现象,即就是中国日语学习者对于日语授受表达的使用意识不足,因此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授受表达方式实际学习状况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日语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概观以往对授受表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授受表现的用法方面,对授受表现的使用状况,特别是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关于授受表达的脱离及过剩现象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并不多见,进而从Brown & Levinson(以下略称为B& L)的礼貌理论这一语用学的观点来分析日语的授受表现的研究更是鲜见。针对以往研究的问题点,本稿主要从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考查,最终找出授受表现误用的根本原因。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教材的影响、母语的负迁移及日语教育方法的问题这三方面是最主要原因。最后主要从教材的角度和教师教学角度提出建议。发现教材中对知识点的意义解说不足及一次性将三个系列的语法项目集中在一课中提出并且同时出现各个形式对应的敬语形式不符合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另外对于语用色彩很浓的授受补助动词,教材也只注重语法方面的讲解,这样学生不能从根本上理解授受表现的真正含义。在对日语教师教学方面提出从B& L的礼貌理论的观点来考虑日语授受表达,从调节人际关系这一崭新的视点来教授授受表达的提议,建议教师在教授语法的同时重视语用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日语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