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新型光学材料在显微生物成像与光谱检测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科技的高速发展,制备技术的日渐成熟,纳米材料已经迈出科学研究的大门,逐渐走进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新型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成为当前光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共同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围绕着两种新型光学纳米材料展开,从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表征、在光学领域的应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对一类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新型荧光材料进行了光学性质及应用研究:描述了此类材料中两种典型的荧光分子TPE-TPA-FN和HPS的吸收、辐射等光学特性。利用TPE-TPA-FN的聚合物纳米颗粒作为荧光成像探针标记HeLa细胞,以自己设计并搭建的共聚焦-非退扫描双模态激光显微成像系统为工具,完成了细胞荧光显微成像。对比了HPS与普通荧光染料香豆素的长时间、高功率激发光下的抗光漂白能力,还对比了二者在相同激发光下的受激荧光耗尽曲线。通过两个对比试验,发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HPS在抗光漂白性、光稳定性及受激荧光耗尽效率都占据显著优势。综合其生物成像能力,分析提出聚集诱导发光染料作为荧光探针在受激荧光耗尽超分辨显微成像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对一种碱金属铌酸盐纳米材料——铌酸钾纳米针进行了非线性光学表征,并开展了两方面的应用研究:首先,对其谐波特性进行表征:以飞秒激光与多光子显微镜为工具,验证了铌酸钾纳米针单颗粒产生的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强度具有偏振相关性;以波长可调飞秒激光为光源,测量了铌酸钾纳米针单颗粒的二次谐波与三次谐波的转换效率-波长相关曲线。基于铌酸钾纳米针具有较高二次谐波转换效率这一光学特性,将其作为模拟探针应用于对二次谐波成像最佳激发波长的评价中,提出了一种更为准确的波长评估方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第三光学窗口在生物深度成像中的优势。同时,进一步探索了铌酸钾纳米针的和频特性:以光纤激光器产生的皮秒脉冲及其泵浦光子晶体光纤产生的超连续谱脉冲为光源,验证了铌酸钾纳米针具有宽光谱的相位匹配和和频能力。基于铌酸钾纳米针的谐波和和频特性,将其应用于对超快脉冲激光的性质表征中。以自己搭建的一套相干自相关仪系统为平台,铌酸钾纳米针为非线性材料,完成了对光纤激光器产生的皮秒脉冲光的测量,并用标准算法重构了皮秒脉冲的相位信息;以一套自己搭建的泵浦-探测光学系统,根据交叉相干频率光学开关原理,对皮秒脉冲光泵浦光子晶体光纤产生的超连续谱脉冲进行了性质表征。
其他文献
<正> 1965年我们曾报道过中医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初步肯定了补肾法能使哮喘获得远期疗效,并发现大多数哮喘患者的尿17羟皮质类固醇(以下简称尿17羟)值低下,提示哮喘
在中国最大的贝类批发市场———金贝广场的暂养净化项目研发过程中,对贝类进行了暂养密度、循环水量、曝气形式、水温与耗氧量、充氧能力、循环水质、停电时限等试验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全球对外贸易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开拓了外贸领域的新征程,成为世界各国经济
目的分析骨科下肢手术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64例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中学生化学思维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尚未形成系统研究。本论文尝试回答中学生化学思维的概念界定与中学生如何进行化学思维的心理学模型建构这两个问题,它们分别是此领域系
自组装异质外延复合薄膜随着合成技术进步而产生的丰富多样的结构构型,因其产生的迷人的物理特性和在新一代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性而吸引了相当大的注意力。最近,一种具有高界面
目的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探讨其对研究血管病变的意义。方法采用Nishida的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Wistar大鼠心脏,用胶原酶、胰酶进行消化,通过离心,收集细胞进行培养
乡村旅游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科学理论体系与理念引导的匮乏。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
生鲜农产品对时效和环境要求高,而传统经营又缺乏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无法保障食品安全、顾客满意度和企业毛利。在面临机遇和挑战的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行业,如何保障产品质
林火预测预报是科学有效进行林火管理的前提,是林业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的领域。逻辑斯蒂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森林火灾预测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