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肌红蛋白压电免疫芯片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一种检测心肌肌红蛋白的压电免疫芯片,探讨压电免疫传感技术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可行性;并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伴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采用AT切型、直径6.0mm、双面镀金电极、基础频率为12MHz的石英晶体构建单通道压电免疫芯片的基体。2分别应用巯基自组装法、戊二醛交联法、蛋白A法固定心肌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从抗体固定量、响应特性等方面比较三种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探讨抗体的最佳固定方法,并对抗体固定条件进行优化。3初步构建心肌肌红蛋白压电免疫芯片。观察该芯片检测心肌肌红蛋白的灵敏度、线性范围、精密度与重复性及非特异性反应等。检测临床标本并与荧光免疫法进行对比,评价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4将4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低血压并成功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分别于入院即刻,第1、3、7天测定B型利钠钛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两组上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多巴胺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浓度。结果:1芯片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抗体的固定效果存在影响。由丙酮、无水乙醇等组成的清洗方法CV值小于其他两种方法,表明经该方法预处理后的芯片抗体固定的一致性较好。2 Sulfo-LC-SPDP巯基自组装法可实现抗体的定向固定,其最佳固定浓度为20mmol/L;抗体最佳固定条件4℃过夜,最佳固定浓度1.24mg/ml,且该方法在抗体的固定量和一致性方面均优于戊二醛交联法和蛋白A法。3压电免疫芯片检测心肌肌红蛋白的灵敏度为50ng/ml,线性范围为50-1000ng/ml,检测时间需30min,精密度与重复性较好,与磷酸盐缓冲液、骨骼肌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等无明显交叉反应。4该方法检测临床标本可较准确区分阴阳性血清,与荧光免疫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心肌肌红蛋白的定性检测。但由于受到血清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目前尚无法实现定量检测。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升高,B型利钠钛降低,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多巴胺的使用时间明显缩短,且最大使用浓度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以心肌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作为生物敏感材料,通过Sulfo-LC-SPDP巯基自组装法构建的压电免疫芯片,可较准确的定性检测心肌肌红蛋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限于现有的实验条件,该方法在灵敏度、检测时间、准确定量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课题就检测心肌肌红蛋白压电免疫传感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开发简便快速的多通道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压电免疫传感技术在医学检验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参麦注射液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伴低血压患者血压的恢复和心功能的改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