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槿皮乙酸对大肠癌细胞SW62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土槿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 PAB)是从土槿皮中分离得到的新型二萜酸化合物。本实验旨在研究PAB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SW620细胞,用不同浓度PAB作用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PAB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PAB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PAB作用SW620细胞24,48,72h,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AB使大肠癌细胞SW620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与对照组1.39%相比,2.0及4.0μmol/LPAB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分别为25.42%,26.37%。结论PAB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SW620细胞的生长。PAB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诱导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而作为主要生产资源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利用生产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依据胃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60例,将其分为对照
为实现猪肉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大量样本的快速检测,选用莱克多巴胺酶联免疫吸附(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CMIA)检测试剂盒对猪肉、猪肝和尿液3种样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yc及其远端上游结合蛋白FBP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12月的肾透明细胞癌标本进行c-myc、FBP1染色
利用辽宁省8个市县402个玉米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信息获取能力、种植收入
生涯规划辅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辅导方式,对帮助学生确立发展目标,明晰发展路径,优化个性品质,提升心理能力,开发内在潜能等方面都极有帮助。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确立了以
目的:虚拟现实教育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沉浸性、生动性、交互性、自主性的特点,能够在体验和互动中启发构思,通过虚拟交互技术构建沉浸式、交互性的课堂体验、构想性的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