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创伤后膝关节外源性挛缩模型建立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ayang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分子水平探讨兔创伤后膝关节外源性挛缩的机制。  方法:建立新西兰兔创伤后膝关节挛缩模型,以模拟人创伤后肘关节外源性挛缩。在模型中,3只骨骼成熟的新西兰兔的左侧膝关节经手术造成关节内骨折后予以固定作为实验组,右侧未做任何处理的膝关节作为对照组。使用Agilent兔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关节囊中的基因表达谱,通过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基因表达谱,筛选挛缩关节囊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中,选择与纤维化相关的3个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肌动蛋白α2(Acta2)、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采用Real-time RT-PCR进行验证。  结果:通过比较挛缩关节囊与正常关节囊基因表达谱,筛选出90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21个,表达下调69个。这些差异基因在生化过程中主要参与调节外部的刺激反应、调控脂多糖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及调节生物刺激反应。在分子功能中主要参与离子及ATP结合。在细胞成分中主要参与构成胞质膜小泡。Real-time RT-PCR表明,MMP2、Acta2及KGF基因的定量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均表达上调。  结论:创伤后兔膝关节外源性挛缩模型中挛缩关节囊,与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存在差异。MMP2及Acta2的差异表达与已报道的人体研究结果一致,而KGF差异表达则在人体研究中未见报道。Acta2、MMP2可能与创伤后关节外源性挛缩的发生有关,KGF在人关节挛缩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丛枝菌根真菌的定殖可以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但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利用番茄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前系统素过表达材料35S::PS、茉莉酸合成突变体spr2、茉莉酸信号识别突变体jai1及其野生型CM 4个不同基因型材料,分别在根系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 Fm),待菌根形成后,在叶片外源喷施10 mL 0.5μmol/L茉莉酸甲酯(MeJA)和接种番茄早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及其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了PSG诊断排除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20例(
目的:比较艾洛松单独外用和联合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治疗儿童重度特应性皮炎急性期的疗效和短期安全性的研究。方法:课题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门诊和病房的2-13岁重度特应性皮炎急性期的患者,采取随机、对照、评估者盲的研究方法将所有入组的患者随机分配至两组:A组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联合外用艾洛松,B组单独外用艾洛松,随后进行急性期疗效与短期安全性的观察。结果:共收集45个研究对象,其中2例患儿因
背景:脉管性疾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变部位较常见于头颈部,可对人体的外形及功能产生影响。耳鼻咽喉科相关的脉管性疾病,特别是咽喉部的脉管性疾病,因为发生在人体深
学员论坛是党校干部培训方式的一种创新,指在教师和学员发挥“合力”的基础上共同选择主题,学员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员自由发言或指定学员发言等方式在论坛上交流自己的调研成果,力求运用所学理论去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对策,进而促进学员的交流和教学相长。以“学员论坛”为载体,是研究式教学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共享经验、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了干部培训的成效。  一学员论坛的作用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