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晶显示技术(LCD)因其具有轻薄、环保、高性能等优点,应用广泛。无论是中小尺寸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大尺寸的笔记本电脑、电视,主流都是液晶显示。但其色彩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与近几年兴起的有机发光显示(OLED)相比更是突出。因此,本文尝试利用彩色滤光膜与背光模组以及它们之间的优化搭配来提升色彩表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 RGB光阻膜厚对LCD色域的影响。首先通过辊印涂布法在白玻璃上制备不同膜厚的RGB光阻,测试并收集了不同膜厚的RGB光阻光谱。再利用自制的色度模拟器进行液晶模组的色域模拟,并对模拟结果做了验证,结果表明增大彩色滤光膜膜厚可以提升色域,从RGB光阻膜厚为1.7um增加到2.6um,色域提升21.2%,但其透过率降幅达到了 28.2%。(2)研究了高色域背光模组优化技术。本文模拟分析了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1-P LED)背光模组光谱各个特征参数对色域的影响,验证了优化后的1-P LED相对于未优化的1-P LED其色域可以提升8%。接着采用蓝光激发红绿荧光粉(2-P LED)的方案,其相对于1-P LED方案色域可以提升19%,优化后的2-P LED相对于1-P LED方案色域可以提升23%。然后,采用量子点增强膜(QDEF)的方案,其色域相对于1-P LED方案可以提升36%,优化后的QDEF相对于1-P LED方案色域可以提升42%。(3)研究了高色域液晶显示中白画面大视角发红及透过率下降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高色域白画面大视角发红,通过“白发红快速判断法”分析确定关键影响因子为Array膜层,利用仿真并验证,得到缓冲层SiNx/SiOx=500A/1500A的优化条件可以明显改善大视角发红的问题。针对高色域透过率下降,本文探究了背光的偏振态与下偏光片的匹配性,得到下偏光片吸收轴与上增亮膜平行相对于下偏光片吸收轴与上增亮膜垂直其透过率可以提升8.5%。总之,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液晶显示中色域的提升方案和高色域液晶显示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研究结果为高色域液晶显示的研究和工程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