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2023年人口总数将达到峰值的背景下,我国土地供求矛盾增加,土地质量有较高的提升空间,在此特殊的背景之下,土地整理是解决我国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中央提出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解决当前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必须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走集约利用、内涵挖潜的路子,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对土地整理效益进行研究可以充分的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在节省劳力、物力和减少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实现整治效益的最大化,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固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部,2007年至今固阳县已经开展了28个土地整治项目,其中包括10个一般耕地整理项目、6个基本农田整理项目、2个补充耕地项目及10个居民点复垦项目四类整治项目。本文共选取了12个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进行测算,首先通过对四类土地整治效益指标的计算,反映出固阳县土地整理与基本农田整理项目通过整治后农作物总产量增加幅度较大,补充耕地项目的人均年纯收入增量较大,居民点复垦项目通过土地平整等工程,新增耕地率为98.59%,能够为固阳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根据对不同土地整治项目类型的指标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固阳县今后更好的因地制宜地开展土地整治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指标确定权重,运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当地土地整治专家的意见进行指标打分,对固阳县四类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固阳县土地整理项目、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综合效益均属于“较好”级别,居民点复垦项目则属于“一般”级别。固阳县四类土地整治项目具有不同特色,土地整理项目与基本农田项目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补充耕地项目能够有效地增加耕地面积,居民点复垦项目能够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当地生态环境。自2007年至今,固阳县土地整治工作已经积累了较多经验。根据固阳县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找出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例如有些区域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不强,基础不扎实;固阳县气候属逐步干旱型,地下水位下降较快,土地整治实施中打井,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满足不了灌溉需求,有些地区甚至会出现井水枯竭的现象,这对今后土地整治是非常重要的限制因素。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应对措施,例如有效扩大土地整治实施的公众参与、优化土地整治效益分析指标的选取、尝试将旱地整治为较高质量的旱地等,通过以上措施,促进全县土地整治效益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