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高职教育企业参与问题研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520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的企业参与是以培养面向实际,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资源,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在内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高职教育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家的倡导下得以大力开展,它的开展符合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它的开展带动高等职业教育转向内涵建设;它的开展无可厚非地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魅力所在。   当前,国内对高职院校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具体系统地研究某省(自治区)的高职教育的企业参与的开展并不多见,而且已有研究多数是比较零散的经验总结,缺乏从理论高度进行整体的思考。因此,以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为背景,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具体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高职教育的企业参与问题不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自从国家确立要大力开展高职教育的企业参与以来,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积极地开展实践。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努力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调查发现,高职教育企业参与的力度不够,笔者认为可以从影响高职教育企业参与计划开展的三大重要因素(政府、高职院校及企业)的关系着手进行深入的分析。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该部分阐述了高职教育企业参与的研究理论及现实意义、西部地区高职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理论基础和相关理论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论述、文章的创新和不足。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高职教育企业参与、为什么研究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企业参与以及如何实施这项研究。其中既有现实发展的需要,也涉及到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特殊性。   第二部分分析西部地区高职教育企业参与的现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西部地区高职教育企业参与面临的机遇和存在问题。分析显示西部地区高职教育企业参与面临的机遇主要有:政治环境、用工荒带来的契机、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契机及社会成才观的转变带来的契机。西部地区高职教育企业参与存在的问题则是从企业参与缺乏制度保障、企业参与缺乏激励机制及资金投入水平低三个方面加以详细论述。   第三部分为西部地区高职教育企业参与的可行性分析。该部分详细论述西部地区高职教育企业参与的条件: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参与的动机:政府的激励机制、企业利益驱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接着通过不同的小案例的分析说明西部地区高职教育企业参与的几种模式。   第四部分在上述几章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个案,通过个案分析,反向论证理论部分。   第五部分在上文理论分析、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开展高职教育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对策。该部分主要是从三个参与主体: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各自在该教育模式中的责任和义务角度,构建高职教育企业参与的更加完善的系统。   最后为结语部分,包括反思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后续需要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其他文献
学位
民事诉讼费用的分担是诉讼费用制度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裁判请求权的保障和法院的审判工作的运行。民事诉讼费用分担问题的核心性就体现在我们几乎可以以费用的分担
国际常设仲裁法院成立于1900年,是第一个国际争端解决机构,对国际法和仲裁程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常设仲裁法院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发展的高潮和低潮。20世纪90年代起,不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