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对早熟葡萄需求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尤其是南方葡萄设施栽培的发展。然而,浙江温岭市近年来在葡萄生产过程中由于种植者们过分关注“早”。生产中采用各种方法促使葡萄提前成熟,造成果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葡萄果实品质低下的现象,制约了温岭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针对温岭大棚葡萄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通过系统研究葡萄大棚栽培的生理机制及关键栽培技术,为进一步提高大棚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促进大棚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完善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温岭市葡萄双膜大棚的结构,棚内光照、温湿度情况,棚内葡萄物候期,以及棚内葡萄田间管理等技术进行了调查,对双膜覆盖技术的运用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进一步提高南方大棚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以‘藤稔’葡萄为试验材料,于谢花后3个不同时期对树体进行主干环剥处理,研究了环剥后‘藤稔’葡萄果实食用品质以及果皮色泽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环剥对果实单果重影响不大,可明显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环剥后果面光泽明亮度(L*值)、黄蓝值(b*)明显降低,红绿值(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红色葡萄果实颜色指数(CIRG)明显增大。因此,主干环剥是改善‘藤稔’葡萄果实风味并明显促进果实着色的重要管理措施。3.探讨了主枝环剥对‘藤稔’葡萄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测定了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以及蔗糖的含量;环剥后新梢、叶片和冬芽的总糖以及淀粉含量;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主枝环剥不仅明显提高了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蔗糖的含量,对枝条、叶片以及冬芽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也有促进作用。同时,环剥处理加速了叶片叶绿素的分解,降低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4.分析了主枝环剥促进果实着色的效果以及对花青苷合成相关重要基因的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枝环剥可改善果实着色。表现在果实外观颜色加深,果皮花青苷质量分数增加,果面光泽明亮度(L*值)、黄蓝值(b*)下降,红绿值(a*)以及红色葡萄果实颜色指数(CIRG值)等均增大。另外,环剥处理还明显促进了UFGT、MYBA1和MYBA2三个基因的表达,MYBA1和MYBA2两个调控基因于环剥处理后的第2周表达水平明显整体上调且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UFGT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花青苷的积累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环剥处理使UFGT基因的相对表达提前一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