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O2改性MgO及ZnO-Al2O3复合固体碱催化废弃动物脂肪酯交换反应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开发可循环、环境友好型替代能源的举措刻不容缓,生物柴油无疑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焦点。本论文主要研究Zr O2改性的Mg O复合型催化剂和锌铝复合氧化物负载Zr O2的负载型催化剂催化废弃动物脂肪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实验考察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及使用寿命的研究,确定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方法;同时,对反应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优化筛选出最佳的酯交换工艺参数。共沉淀法制备的Mg O-Zr O2复合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其最佳制备条件为:Mg-Zr摩尔比=3,空气氛围中500℃下焙烧4 h,酯交换率接近97%;浸渍法制备的Zr O2/Zn O-Al2O3负载型催化剂显示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其最佳制备条件为:Zn/Al前驱体中Zn/Al=2,空气中煅烧600℃;Zr O2的最佳负载量为7%,在空气氛围中550℃下二次煅烧4 h,酯交换率在98%以上。本论文采用了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CO2升温脱附(CO2-TPD)四种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有关表征分析,数据显示催化剂的孔径分布均在2~10 nm间属于介孔材料,比表面积最高能达200m2/g,由微观形貌看出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复合催化剂中的Zr O2以稳定的单斜晶相存在并很好的分散于Mg O表面,催化剂的脱附温度基本在300℃以上说明碱度较强。本论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正交实验对所得催化剂酯交换反应参数进行考察。数据表明,Mg O-Zr O2复合型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醇油摩尔比为45:1,反应温度为240℃,催化剂用量为0.1 g,反应时间为100 min,转化率可达到99%以上,各参数中醇油摩尔比对酯交换反应效果的影响最显著;7%Zr O2/Zn O-Al2O3负载型固体碱的最优反应参数是:醇油摩尔比为45:1,反应温度为220℃,催化剂剂量为0.35 g,反应时间为130 min,转化率在98%以上,各参数中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效果的影响最大。本论文通过重复酯交换反应对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进行考察研究,其中Mg O-Zr O2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重复5次后依然高达98%左右,7%Zr O2/Zn O-Al2O3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在重复15次后仍维持在85%以上。数据表明,本课题制备的固体碱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较长和稳定性良好。
其他文献
根据设备结构原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岛津XRF一1800X荧光光谱分析仪不同状态真空泄漏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归纳出排查此类故障的方法。
目的探讨低剂量吡格列酮(Pio)是否通过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依赖途径对创伤性脑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黄酮是枇杷花主要功效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消炎止咳作用。本试验从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中筛选国内外代表性枇杷种质55份,分析评价了其花中黄酮含量的差异及分级指标。研究
Web 2.0服务的快速发展为研究各种交互网络提供了可能。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在线交互网络形成的判定模型,抽象出交互网络判定的3个依据,即交互频率、交互内容范围
研究了Ni50.2Ti49.8合金在5种不同预应变(1.96%,3.96%,5.88%,7.85%,9.96%)下的回复应变和逆相变温度;恒定预应变5.88%下,热机械循环对回复应变和逆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变使得逆相变温度升
<正>考点1考查时间名词前介词的用法英语中可用于时间名词前的介词有不少,但中考主要考查at,on,in这三个介词的用法。1.介词at主要表示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间点。如:I get up
本文从典型的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的六阶梯电压波形和电流型逆变器输出的方波形电流出发,分析在不同时间谐波供馈到异步电机时,在正弦绕组电批及普通绕组电机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空
<正>形貌各向异性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形貌依赖性质,在纳米催化、生物医药和高性能磁体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和关注。本文报道了形貌各
当今社会,寻找新型可再生的、可持续的、高效经济的生物质能源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纤维素原料具有来源丰富、分布广泛、廉价以及可再生等特点,其水解液含有丰富的可发
采用醇盐水解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水合氧化铝,研究不同条件对水合氧化铝性能的影响.采用XRD、TEM、TG测试手段对水合氧化铝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由醇盐水解法和水热合成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