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谱检测数据挖掘与报告解读

来源 :四川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分析自身抗体谱(autoantibodies,AAB)检测结果,探讨抗核抗体(ANA)、抗核糖核蛋白抗体(nRNP/Sm)、抗Sm抗体(Sm)、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SSA)、抗干燥综合征Ro-52抗体(Ro-52)、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SSB)、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Scl-70)、抗PM-Scl抗体(PM-Scl)、抗细胞浆组酰-tRNA合成酶抗体(Jo-1)、抗着丝点抗体B(CENP B)、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小体抗体(Nuclesome)、抗组蛋白抗体(Histone)、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P)和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等自身抗体的阳性分布趋势和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评估16种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效率,通过数据挖掘(data mining),探寻自身抗体的诊断程序,建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模型,为自身抗体谱检验报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解读以及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效率。方法:通过医院信息平台检索并统计自2013年1月-2014年9月我院自身抗体谱检测结果共计9585份,纳入研究8904份,其中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668份,占7.5%;确诊为SLE以外的其他AID1279份,占14.4%;非AID6957份,占78.1%。共排除681份。结合患者临床信息分析自身抗体谱在不同性别、年龄组(≤20岁组、21~49岁组、≥50岁组))和疾病组(SLE组、AID对照组、非AID对照组)中的阳性分布,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构成比(即就诊人群发病率)。采用spss17.0软件roc分析计算各自身抗体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效率。采用系统聚类法对项目变量和标本个案进行聚类,分析各自身抗体间内在相似程度,比较聚类分群与临床分组的一致性。分别采用决策树、logstic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sle和aid诊断模型并进行盲法验证,比较三种模型的诊断效能,选择最优模型,扩展roc数据集,采用验后概率、误诊率和漏诊率解读自身抗体谱检验报告。结果1.ana、nrnp/sm、sm、ssa、ro-52、ssb、scl-70、pm-scl、jo-1、cenpb、pcna、ds-dna、nuclesome、histone、rib·p和ama-m2在8904例就诊人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4.4%、8.4%、3.0%、16.1%、12.1%、3.5%、2.0%、2.1%、1.7%、2.3%、4.6%、4.3%、3.6%、7.6%、4.6%和3.4%。除scl-70,pm-scl,jo-1和pcna外,其余自身抗体在女性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1)。12种自身抗体(除pm-scl、jo-1、pcna和ama-m2)在三个年龄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sle组,除jo-1、cenpb和scl-70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两个疾病对照组(p<0.05),aid对照组中所有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非aid对照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sle在9595例就诊人群中发病率分别为20.3%和6.96%。2.性别、年龄和16种自身抗体对sle诊断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小依次为:ana(0.889)>ssa(0.821)>nrnp/sm(0.774)>ro-52(0.735)>histone(0.704)>nuclesome(0.692)>rib·p(0.685)>ds-dna(0.662)>性别(0.640)>sm(0.638)>ssb(0.579)>ama-m2(0.537)(p<0.001),年龄指标的roc曲线在对角线参考线以下,auc为0.330(p<0.001),而scl-70、pm-scl、jo-1、cenpb和pcna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3.变量聚类中,ana、ssa、ro-52和ssb四项聚为一类;nrnp/sm、sm、ds-dna、nuclesome、Histone和Rib·P六项聚为一类;CENP B和AMA-2聚为一类;性别、年龄、Scl-70、PM-Scl、Jo-1、CENP B、PCNA和AMA-M2各为一类,分别与其他自身抗体的距离相对较远。标本聚类与临床分组的相关系数r=0.603,一致性度量Kappa=0.476,(P<0.001),二者之间具有一般相关性。4.经盲法验证,Logstic模型诊断SLE的灵敏度为81.2%,特异性为97.6%,阳性预测值为73.5%,阴性预测值为98.4%,准确度为96.4%,各项性能指标均略高于决策树和ANN模型。Logstic模型诊断SLE(AID)的AUC为0.963(0.872),明显高于决策树模型和ANN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优选Logstic模型作为SLE和AID最佳诊断模型,采用验后概率、漏诊率、误诊率等指标扩展Logstic预测值ROC数据集,作为临床疾病诊断和自身抗体谱报告解读的参考依据,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结论:数据挖掘技术用于自身抗体谱检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将有限的数据转变为高效的诊治信息,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效率,为临床疾病诊疗、检验医师参与临床疾病诊断和开展检验信息咨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人们交际的首要工具,语言已经足够被用来交流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及思想感情,增进相互理解。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语言。所以,孩童期间就应该充分培养孩子的语言才能,对他们以后人生发展有着长远意义。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其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 幼儿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策略  随着现代科学突飞猛进,知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级管理有着丰富的内涵及形式多样的方法和途径,但是我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回归点都要以学生的教育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班主任在管理上要民主化,尊重学生个性,亲近学生,多和学生以商量的态度交流,把一个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助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特长和自我管理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创建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爱心
要想让孩子在未来学习中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并取得优异成绩,首先要从幼儿抓起,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从爱阅读开始,爱学习、爱思考。这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们一起努力,选择一些幼儿比较喜欢的书籍提供给他们阅读,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和他们交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做一些探讨。  1.幼儿阅读习惯现状及幼儿阅读兴趣低下的原因  1.1幼儿对图书的态度 
摘 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中,创新教学的概念被广大教育工作者一次次地提及,但始终没有真正达到教学改革的理想效果,这样的情况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来说非常不利。如果可以将创新的概念和音乐本身的教育价值真正渗透到小学教学中,则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都有很大帮助。本文就以上内容对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改革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从分析中有所得,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摘 要: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开展角色游戏,最终达到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角色游戏 幼儿 同伴交往能力 培养策略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所接受的学前教育对于其智商与情商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儿教师对此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一、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误区与改进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幼儿教师的教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幼儿而言蕴藏着发展的需求,对教师充满教育的契机。幼教工作者如何让区域活动有效开展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对活动区域的设置、区域材料的投放及活动过程的科学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因为《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以下关于区域活动的研究均以安全为前提。  一、区域设置“活”一点  区域环境是让学生按照
伴随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孩子的素质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一个拥有高素质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孩子文明习惯的培养。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文明习惯往往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然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却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一个讲文明的人往往具有良好品德,能够懂得体贴身边的人,尊重老师,关爱同学,孝
幼儿园科学是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活动兴趣,掌握一些科学技能。小班要感官观察的多一些,一定要把科学活动变成游戏。小班科学活动一定要创设得非常好玩,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生成。在观察中产生一种对比,要有简单的记录,培养幼儿从小就养成观察、记录习惯。选择科学教育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幼儿自发的观察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