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市江都区是在花木行业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国花木之乡”,更是扬派盆景的发源地之一,江都的丁伙、曹王、双沟等地花木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但由于种植品种层次低、规格数量少,品牌推广、销售网络、产品加工、科研开发等相关产业链不够完善,江都区的花木产业亟待升级转型。花木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其融合形成的是一种新的花木生态旅游业态,属于农业生态旅游的范畴。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江都区花木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现状,基本上产业融合尚处于萌芽阶段,存在主要问题有1)产业融合与拓展程度不够,融合业态流于表象,生态旅游开发的层次较低,停留在观光型农业生态旅游。2)旅游设施配套相对滞后,“吃住行游购娱”难以匹配生态旅游。3)产品整合同质化明显,差异化不足,创意缺乏新意。4)政策限制因素多,资金扶持力度不足。5)体制机制不健全,多重化管理混乱。6)品牌创新推广意识缺乏,可辨识程度低。通过与省内其他“花木之乡”和周边城区的竞合分析,江都区花木产业应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文化资源,寻求与省内周边“花木之乡”的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并积极与周围的“花木之乡”旅游区块开展战略性合作,注重自身产业特色和人文文化挖掘,加快加强生态旅游的开发,江都花木产业融合旅游业,重点还需突出花木特色主题,打造一两个精品花木旅游产品,积极融入扬州旅游的重点路线。江都区花木与旅游业融合对策有:1)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技术人才,推进技术革新,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花木产业转型升级。2)整合餐饮资源,规范酒店市场,完善导览系统,开发特色产品,壮大完善旅游产业链条。3)农业与旅游部门合作,花木与旅游主体渗透,花木与旅游品牌叠加,乡村振兴与花木旅游结合,促进花木与旅游产业融合。江都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有:1)确定以花木产业为基础、花木文化为特色、花木旅游为路线的生态旅游产业,以打造江淮生态大走廊为契机,坚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扬州、江都旅游规划,融入扬州旅游,辐射带动周边综合产业转型升级。2)深度挖掘花木文化,引导其他产业和文化融合,丰富旅游体验活动空间和体验内容,并积极延伸拓展农业加工、科技研发、贸易物流以及其他关联行业的联系,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开发。3)注重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江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4)完善运营管理机制,提高配套设施质量。5)树立花木旅游品牌,强化市场营销,提升花木旅游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