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合金化和热处理对6066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o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66铝合金因为合金化水平高,添加了较多的Si元素和Cu元素,因而强度优异,抗疲劳性能、焊接性能优良,是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理想材料。但其抗腐蚀性能不理想,在复杂的自然界环境下,腐蚀介质易引起6066合金材料腐蚀,严重影响材料使用寿命以及应用的安全性,限制了其在汽车、高速列车车体结构件、飞机机身板材等处的应用。因而,在保证6066合金现有强度的前提下,通过材料成分改性、对合金进行合理塑性变形、加之优化的热处理工艺,改善此类Al-Mg-Si-Cu系合金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之间的矛盾,以期提高6066合金的综合使用性能,对于其工业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展开了如下工作: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含有不同含量Sr元素的6066铝合金铸锭,并对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轧制变形、固溶时效处理。研究了不同Sr含量和均匀化工艺对6066合金铸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6066铸态合金中加入0.06wt.%Sr可使铸锭中针状Si相转变为球状相,并促进球状Al Fe Si型结晶相的形成,提高了合金铸态的强度及塑性。均匀化处理后Al(Mn Cr Fe)Si相由原来的三角块状和针状相转变成细小的颗粒状相,6066-x Sr合金的最佳均匀化热处理工艺为540℃×8 h。研究了Sr添加量对6066合金板材常规固溶时效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r元素含量增加,合金板材伸长率增加,塑性提高,Sr元素最佳添加量为0.06wt.%,此时合金的伸长率由原先的15%提高至18%,合金表面剥蚀形貌大大改善,晶间腐蚀最大深度由原先的213μm降到200μm以下,抗腐蚀性能得到提高。研究了不同的固溶时效工艺对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固溶时效处理相比,高温预析出处理或者三级时效处理都可以较好的改善Al-1.0Mg-1.3Si-0.8Cu-0.6Mn-0.06Sr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但是高温预析出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综上,在常规固溶+三级时效热处理制度(540℃/1h+水淬+140℃/6h+180℃/5h+140℃/4h)下,合金性能最佳,特别是耐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合金抗拉强度由原先的399 MPa提高至429.6 MPa,伸长率由18%提高至21.2%,其晶间腐蚀性能等级由四级提高到三级,剥落腐蚀等级由PC级提高到PB级。
其他文献
熔模铸造技术从传统的生产尺寸精确的小规格铸件,逐步发展到能生产高质量的大型、薄壁整体精密铸件。该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一体化自行车架的制造提供了可能。一体化自行车架有效避免了焊接的缺陷,并能提升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同时,一体化成型自行车架造型美观,顺应了轻量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论文依据现有自行车架基本设计参数和人机工程学确定了车架的相关结构参数。在充分结合了铸造工艺以及自行车架
低活化马氏体钢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优良的抗肿胀及抗辐照脆性等热物理性能,被普遍认为是未来聚变示范堆和聚变动力堆包层第一壁的首选结构材料,国内目前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成分配比、热处理改性方面,重点关注了蠕变、疲劳、辐照性能,关于大塑性变形改性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限制性模压工艺作为一种大塑性变形方法,在制备超细晶板材方面优势明显,近年来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金属及合金的超细晶板材制备。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2014年1月—2020年12月于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2例,将其分为出血组(n=264)和未出血组(n=198)。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年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高血压史、
现代电子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微电子及电力电子器件朝着小型化、集成化、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等的方向发展,对电子器件散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AlN陶瓷具有热导率高,介电损耗和介电常数低,绝缘性能良好以及与Si、Ga As等半导体材料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机械性能优良,安全无毒等优点,已成为各种电力电子器件中应用最广的电子封装材料之一。高性能AlN陶瓷基板的制备当然离不开高品质AlN粉体原料,高品质A
随着红色文化的社会关注度逐渐提高,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大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更具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大运河沿线地区应树立大局意识,统筹合理规划;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区域省域协同开放保护机制;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确保财力落实到位;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人力资源配备到位;深度挖掘文物内涵,丰富展示的交互性和多元化;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铁酸铋无铅压电陶瓷因其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以及良好的铁电性能,在高温传感器,换能器和储存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而受到大量学者的关注。本论文以铁酸铋基钙钛矿陶瓷材料为基体,通过优化组成设计,构建新的陶瓷体系,研究其组成、结构、电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其压电性能,铁电性能以及能量存储性能及其相关的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La(Zn1/2Ti1/2)O3(LZT)固溶取代BiF
SiC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优良的抗氧化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同时具有很低的放射性,可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燃烧室及核聚变堆包层结构材料等关键部件上,被认为是苛刻环境下的理想结构材料。然而,由于SiC陶瓷具有硬度高和脆性大的特点,加工难度大。因此,想要得到大尺寸和形状较复杂的构件,对陶瓷进行连接是最理想的途径。钎焊以其方便,成本较低和高质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Si及Si-50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在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上迈出的坚定步伐,实施的有力举措;从“双减”政策到教育评价改革,再到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基础教育领域的每一项改革内容都指向新发展理念的贯彻、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新教育生态的重塑,都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事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意义十分重大。其中,作为“双一号工程”的“双
期刊
随着微波器件向高频化、小型化、超低损耗和温度稳定性方向发展,具有中等介电常数、高品质因数且温度系数近零的微波介质陶瓷逐渐成为功能陶瓷材料领域内新的研究热点,其制备的各种微波器件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全球卫星定位等领域。本文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温度稳定的BaO-0.6ZnO-4TiO2(BZT)陶瓷以及两种新型中介低损耗微波介质陶瓷Ba2MgTi5O13和Sr2CeO4,并通过离子取代的方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