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以来,近30年,全世界有超过四百万婴儿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该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广泛发展,该技术的并发症及其出生婴儿的健康安全性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多胎妊娠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常见并发症,自然减胎是多胎妊娠中的常见现象。多胎妊娠是一种病理妊娠,对于母婴的安全性有极大的威胁。若多胎妊娠中发生了自然减胎事件,减少了宫内生长的胎儿,对于妊娠结局是有所改善还是带来新的威胁,国内尚缺乏此类的研究。本文进行了相关的大样本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临床工作带来帮助。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妊娠分娩患者中自然减胎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对象与方法选择1998年-201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后分娩患者及其子代为研究对象,共3957周期,分娩胎儿5111名。根据助孕方式分为新鲜周期组和复苏周期组,前者包括常规体外受精组(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组(ICSI)。根据妊娠情况分为:单胎组、双胎组和三胎组;根据自然减胎情况分为双胎自然减至单胎组(2→1)、三胎自然减至单胎组(3→1)和三胎自然减至双胎组(3→2);按自然减胎时间分为:≤孕8周,孕8~18周,≥孕18周;手术减胎中按手术减胎后有无发生自然减胎分组分析。分析比较结果包括:自然减胎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早产率、低体重儿出生率、极低体重儿出生率、产科并发症、新生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等。结果1.三胎妊娠自然减胎发生率较双胎妊娠组高(P<0.01);复苏周期较新鲜周期自然减胎发生率增高(P<0.05);IVF与ICSI组自然减胎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岁组胚胎消失发生率较<35岁组显著增高(P<0.01,OR=1.75,95%CI:1.29-2.35)。2.自然减胎时间发生于孕8~18周早产率较发生于孕8周前显著升高(P<0.05),低体重儿出生率较孕8周前有增高趋势。3.按新生儿出生体重、早产率、极低体重儿出生率和低体重儿出生率四指标比较:双胎组、三胎组妊娠结局均较单胎组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1)组较初始双胎组妊娠结局明显改善(P<0.05),但较初始单胎组差(P<0.05);(3→2)组妊娠结局较三胎妊娠分娩组明显改善(P<0.05),但较初始双胎组稍差,但无显著性;(3→1)组较初始三胎分娩组新生儿结局明显改善(P<0.05)。4.手术减胎后自然减胎率为13.2%。自然减胎组新生儿体重显著增加(P<0.05),低体重儿出生率明显降低(P<0.05),早产情况改善(P>0.05);三胎手术减至双胎较三胎者结局改善(P<0.05),但与初始双胎比较稍差。5.不论是否经历自然减胎或手术减胎,多胎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率均较单胎组上升。结论1.自然减胎发生率与妊娠年龄和起始孕囊数正相关,与胚胎质量负相关;2.自然减胎发生时间越晚,母婴妊娠结局越差;3.自然减胎、手术减胎均可改善妊娠结局,但仍与初始胚胎数有关,较单胎妊娠分娩者结局差;4.实施多胎妊娠减胎术时应考虑自然减胎可能性,适当推迟减胎时间(孕8周后),可能会减少减胎术的实施及其引起的并发症;5.提高胚胎体外培养技术,提高胚胎质量,减少移植胚胎数目,尽可能选择优质单胚胎移植,是提高母婴妊娠结局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