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壁画作为古老的记录生活的方式之一,也是最传统的绘画方式,早在远古,人们就用壁画记录生活。在繁盛的唐朝,画家们将时代的烙印用绘画的形式刻在墙上来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其画面中的的女性形象占了绝大部分。唐代壁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初唐(公元618-712年)、盛唐(公元713-766年)、中晚唐(公元766-835年)三个阶段。从时间顺序出发,分析唐代三个时期壁画的三大类型(墓室壁画、寺观壁画、石窟壁画)以及唐代各时期壁画中的女性形象风格,简要概括唐代壁画人物画的演变历程,分析唐代壁画中女性形象的审美造型的形成原因,以及壁画创作中一些女性形象的特点。唐代壁画的产生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因素,首先受到了前朝的影响。从秦汉时期开始出现女性壁画形象,到魏晋时期女性壁画不断发展,然后到隋代女性壁画出现了自己的风格,这一切的历史艺术风格都对唐代有着深刻的影响。初唐时期细丽简放的女性绘画形象继承了隋代女性绘画风格的经验;盛唐时期丰腴富贵的女性形象是受到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开发政策影响导致的绘画风格;中晚唐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相对来说女性的形象有些忧郁,但韵味十足,整体风格趋于淡雅。除了开放的时代背景,唐代壁画人物画的绘画风格的形成还深受印度佛教的影响,印度佛教中的服饰设色、妆容、女性的妖娆特质等都对唐代女性壁画形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次,唐代统治者的审美观念直接影响了壁画中女性的形象,唐玄宗时期以杨贵妃为美的标榜,致使唐代形成了以肥为美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