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熨斗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略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对于促进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地处秦巴山区拥有良好资源禀赋的古镇,旅游开发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熨斗古镇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旅游资源富集,但审视其旅游发展现状,存在开发混乱、主题形象缺失、市场供需脱节、支撑体系滞后等众多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梳理,整合开发思路,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提出旅游开发规划策略,从而推动熨斗古镇的旅游发展,对秦巴山区类似古镇的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进行了基本概念解析、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研读;对熨斗古镇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构建基于旅游动力系统的熨斗古镇旅游发展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量化,得出熨斗古镇旅游发展现状总体得分,属于“中级”,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问题总结。其次,对影响熨斗古镇旅游开发的各类要素进行整合,确定“古镇生态文旅融合型”的开发主题,提出熨斗古镇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根据开发思路及旅游开发动力机制的解析,构建4种动力型的旅游开发模式,尝试提出分阶段的动力型的开发模式选择策略;并指出实现开发思路及模式的关键路径。最后,基于上述的分析,通过古镇旅游核心的引领,协同产业、产品、空间、经营等多维度的发展,在保护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旅游空间布局策略、产业融合策略及开发运营策略四方面的策略,用于指导熨斗古镇的旅游开发。
其他文献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人类的健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当前迫切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长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落叶灌木植物,别名无梗五加,地方名俗称刺拐棒、绿参,学名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n)Seem。短梗五加,通常是在山地等野生,主要分布于东
板图、板画、板书统称为“三板”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功,粉笔是生物“三板”教学的主要工具,而色彩则是生物“三板”教学的要素之一。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一个生物信息的传
期刊
藤瓜又名菜瓜、蛇甜瓜,葫芦科甜瓜属甜瓜种中适于酱渍的变种。以嫩瓜加工腌制为主,可炒食,也可生食。莆田地方品种藤瓜因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藤瓜生育期80~100天,栽后50天左右即
以国家助学金分配为背景,选取751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采用情境故事办法研究人际关系、德行表现对无偿资助分配法则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偿资助的分配主要按需求法则进行,但在分配
越冬菜-马铃薯-花生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我地推广种植面积较大,该种植模式一般每(亩)产越冬菜1 000千克以上,马铃薯1 500千克以上,花生350千克以上,(亩)纯收入3 500
目的建立适合实验室内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法罗培南4种特殊使用抗生素的通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互为内标法,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取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