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标准体系评价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aodh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确保全球变暖及气象灾害频发背景下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建立健全的农业防灾减灾技术体系十分重要,其首要任务是对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标准及体系进行评价。本文首先通过对实况与经验的总结,筛选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研究对象与标准研究对象;其次从农业生产管理的使用角度,以实现灾前预警、灾中监测和灾后评估等精细化功能为目的,制定了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标准体系评价要求;最后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标准化处理与定性定量分析,评价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标准的可操作性与标准体系的完整性。(1)中国粮食主产区主粮种植结构清晰,东北地区以春玉米和单季稻为主,黄淮海地区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单、双季稻为主。本文以“地区+作物+异常气象因子”的划分方法,确定了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研究对象为东北春玉米干旱、东北春玉米低温冷害、东北春玉米涝渍、东北单季稻低温冷害、黄淮海冬小麦干旱、黄淮海冬小麦霜冻害、黄淮海冬小麦干热风、黄淮海夏玉米干旱、黄淮海夏玉米高温热害、长江中下游早稻低温冷害、长江中下游晚稻低温冷害、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干旱和长江中下游单季稻高温热害共13个灾种。(2)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标准须具备可操作性,具体包括指标适用性和数据可获得性,其中指标适用性又考虑了分析因素、时间尺度、阈值差异等条件;灾害标准体系须具备功能完整性与技术完整性。基于对标准可操作性的定性分析建立定量评价公式,可计算灾害标准在实现不同评价目的时的可操作性指数等级,从而对比各个标准可操作性的优良差异。而灾害标准的汇总结果能清晰地反映出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标准体系的完整性,且对未来农业气象灾害标准体系的修改与完善提供研究方向。(3)通过对标准指标适用性和数据可获得性进行量化,进而对可操作性指数等级进行量化,可使标准的可操作性评价更加客观科学。标准可操作性评价结果显示:各级干旱标准共18项,7项具有可操作性;涝渍标准共10项,3项具有可操作性;低温冷害标准共14项,12项具有可操作性;霜冻标准共7项,4项具有可操作性;高温热害标准共5项,2项具有可操作性;干热风标准共4项,3项具有可操作性。(4)标准体系完整性评价结果显示:目前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标准体系基本能满足各环节的灾害等级评价功能,尚且缺乏能实现灾害范围和灾害损失评价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整个体系的功能和技术完整性。其中,水分异常型和多因子异常型气象灾害的等级评价标准体系比较完善,针对各灾种各环节均有可操作标准;而温度异常型气象灾害标准体系只能对低温冷害实现各环节的等级评级,对霜冻、高温热害仅能实现评估环节的等级评价。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传感器前置的焊缝检测与跟踪控制方法。由GMR电桥和涡流传感器构成焊缝检测复合传感器,GMR电桥进行高度检测,涡流传感器的差动测量绕组进行焊缝中心偏差检测。通过补偿绕组对测量绕组输出信号进行补偿,消除错边对相位和幅值的影响;通过软件校正方法,消除高度变化对信号幅度的影响。建立FIFO数据队列保存焊炬与前置传感器间的检测数据,用聚类和线性插值方法消除预焊疤痕的影响。经实验验证,该设计可以满足
为了积极应对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国内外排放法规中针对船用发动机NO_x和PM排放标准正在逐年收紧。现有燃用传统柴油的发动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满足船舶排放控制要求,这将显著提高航运成本。相对于传统柴油,LNG(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具有清洁、高效、经济等许多优良的特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LNG应用于压燃式发动机时,可通过特殊设计的喷射装置将微量柴油和天然气(LNG经气化后的气体)高压直
小街的居民为了吃真是够拼的,单单一个早餐,可以让他们凌晨5点就从被窝里爬出来开始排队。说起排队才能买到的早餐,虎子大饼肯定榜上有名,从排队到拿到大饼夹肉,最大饼虎子少
为进一步提高里程仪在地面车系统中的定位性能,对工程实践中遇到的蠕滑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建立了地面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蠕滑效应的成因和存在形式,给出了地面车仿真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文章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生成机理及特征表现,从价值引领、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管控等方面分析了高
分析了织机控制技术现状,提出了CPLD扩展的嵌入式织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硬件部分完成CPLD+ARM9硬件平台设计,给出了CPLD开发板电路及CPLD功能电路的详细设计;阐述了系统软件
近年来荞麦作为药食同源的作物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消费需求激增,通过持久性市场研究,预计到2027年全球荞麦市场将达到18亿美元,提升荞麦的产量迫在眉睫。荞麦清选作为荞麦收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清选效果将直接影响荞麦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开展荞麦清选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探索结构改进设计,分析荞麦在清选室的运动状态和清选室流场分布情况等三个方面入手来提升荞麦清选效率,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