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木甲酸法粘胶纤维浆制备工艺的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ou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杨木为原料,对甲酸法制备粘胶纤维浆生产过程中过甲酸的稳定性、杨木甲酸预浸渍的影响因素、制浆过程中过氧化氢和硫酸用量对浆料性能的影响以及杨木甲酸法制备粘胶纤维浆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探索,并对甲酸段浆料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为杨木甲酸法制备粘胶纤维浆的进一步研究做了铺垫。研究结果表明,在过甲酸制备过程中,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过甲酸浓度首先升高,然后逐渐降低;过甲酸在高温下易于分解;随甲酸浓度增加,过氧化氢转化为过甲酸的比例增加;随过氧化氢用量的增加,所生成的过甲酸比例增加;硫酸的加入有利于活性氧的生成,但加入盐酸时会有部分过甲酸分解。甲酸(F)预浸渍杨木时,初期木片吸收甲酸的速度较快,随后逐渐变慢,温度是影响吸收甲酸速率的最主要因素。相同预浸渍时间内,温度每升高10℃木片吸收甲酸的量约增加10%;过氧化氢(P)或硫酸(S)的加入,对木片吸收甲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F、FP、FS以及FPS法蒸煮过程中,木素脱除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都可以分为初期快速脱除(降解)阶段,中期缓和脱除(降解)阶段以及后期缓慢脱除(降解)阶段。杨木甲酸制浆时加入过氧化氢可提高脱木素的选择性,浆中α-纤维素含量也有所提高,但纤维素聚合度降低;硫酸用量增加时会促进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使浆的得率降低,但脱木素速度加快,且聚合度稍有降低。甲酸浓度为85%,过氧化氢用量为8%,硫酸用量为3%,95℃的条件下蒸煮240min后经过碱处理和过氧化氢漂白,浆中α-纤维素含量可达到97.6%,可达到粘胶纤维棉浆的二级国家标准。
其他文献
近年来,许多企业的供应链正在变得更加全球化。因此,全球各类生产零部件的供应也变得更加容易受到各种供货中断事件的影响。有些供货中断事件的影响是非常极端的,甚至是全球性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定义,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兴趣能逐渐发展成为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被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操
随着城市化、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各种类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陆续推出。其中,识别城市的腹地范围、促进城市与腹地的协同发展是其关键内容。因此,城市影响范围的划分具有重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1β-HSD1)作为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新靶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1β-HSD1抑制剂的发现以及相关药物的
文章从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和"的演进进行分析,说明了其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其次从"和"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阐明了"和"作为传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行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对
近年来电线电缆质量问题频发,对其检验要求也愈加严格,而检验设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热老化箱校准方法,该类设备的校准工作无法有效
本文以研究红外成像的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为核心,依次对红外成像的原理与模拟方式、跟踪算法的设计与评价、干扰方式选取以及仿真平台的建立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红外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