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系统脆性激发评估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kenn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交通突发事件造成高速公路拥堵甚至连环事故、级联失效的报道屡见不鲜。高速公路系统级联失效导致的大范围失效对区域出行者出行产生较大影响。脆性理论作为复杂系统的一个新兴方向,其基本理论能够很好的契合高速公路系统的这种特性。因此,对于高速公路此脆性的研究很有必要。论文运用脆性理论,研究高速公路交通系统脆性本质及被激发条件,探究高速公路系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本文首先研究脆性理论在高速公路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复杂系统内外界环境的分析,探究高速公路交通系统脆性的基本特点,并进一步分析系统产生脆性的本质原因及系统脆性被激发的条件。系统受到内外界环境的干扰即脆性因子的干扰进而破坏引发系统脆性,这是系统脆性被激发的客观外因。影响系统脆性被激发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恶劣天气条件、道路质量条件、交通事故导致封道等的影响。本文基于Dematel方法建立系统脆性因子的识别模型,从而识别并分析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脆性因子。系统脆性被激发的前提条件是脆性源受到内外界环境的干扰出现故障,而系统脆性被激发的本质原因是系统达到自组织临界态,对于临界状态的判别对于高速公路交通系统脆性研究是必要的。运用Vissim软件考虑在系统受到主脆性因子干扰条件下,探寻子系统单元脆性被激发的临界状态,即脆性源受到脆性因子影响后所能承受的临界通行能力。系统脆性源被干扰导致失效是系统脆性被激发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系统脆性源的评估和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借鉴级联失效方法的思想,提出高速公路交通系统脆性源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并以黑龙江省高速路网为实例进行脆性源评估。
其他文献
“电视问政”作为一种新型舆论监督形式,自2012年开始迅速发酵,在全国各地市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一现象对已经进入改革深水期和发展新常态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
集中供热已经成为冬季采暖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供热方式。伴随着集中供热的成熟化,集中供热控制系统中热网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程度也越来越精细。分析了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和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相关显著,在总
中小跨径梁桥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具有设计和施工高度标准化的特点,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桥型。截至2010年底,我国公路桥梁已经超过65万座,中小跨径梁桥占据了其中绝大部分
[目的]探讨基于EGFR、KRAS、ALK及EGFR分子亚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13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1975例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对生长期大鼠血清及胫骨IGF-I水平的影响,进而探讨运动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可能机理,同时为青少年选择合理的身高助长运动处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科学的术语定名是术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科学的概念指称的创立,是术语推广、传播与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前提条件。文章从术语知识发现这一新的视角论述了术语科学定名对
本研究以师范大学生的压力应对为突破口,探讨师范大学生压力应对的特点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主观压力和人口学等特征对师范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试图探求师范大学生应
自从2008年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世界各国开始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进程。2012年开始我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试点的规划。辽宁的沈阳、大连、营口等地分别有区域作为智慧城市的
文章分析了配电设备检修的必要性,阐述了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重点对红外测温检测、超声波信号检测、暂态地电压检测以及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四大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及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