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网络环境下数据捕获技术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dutz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互联网与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与此相伴随产生的是网络中数据流量也在快速增长,这就使得以传统的数据捕获技术为基础的各种网络设施及应用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有的甚至因为不能正常使用而直接遭到了淘汰。因此可见,对于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数据包捕获机制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本文首先深入研究了各种传统的数据包捕获技术,并且详细的分析了各种数据捕获机制的原理,以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研究发现,在传统的数据包捕获系统中,数据需要在内存中经历两次拷贝,而正是这两次数据拷贝花费了巨大的开销,严重影响了数据捕获系统的性能。其次,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零拷贝技术的思想,设计出了一种基于RTL8169网卡的高性能数据包捕获机制,该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使得数据报文到达网络接口卡以后,直接以DMA的方式存储到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的地址空间中去,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了数据像在传统的数据捕获机制中那样在内存中进行拷贝。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大幅度的节省CPU的开销,提高数据捕获的效率。另外,在深入的研究了实现该高性能数据捕获机制所需的各种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本文对该捕获机制进行了具体的实现。最后,为了验证本文所设计的数据捕获机制的性能,以及与传统的Libpcap数据捕获机制的性能差距,在本文最后对该数据捕获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性能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千兆的发包流量下,当捕获的数据包为1518字节的大数据包时,该数据捕获平台的最高捕获率可以达到929Mbps,几近发挥了本机制所用网卡的最大性能,并远远超过了同平台下传统的Libpcap数据捕获机制;而且当捕获的数据为64字节的小数据包时,该数据捕获机制的捕获率同样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远远的好于传统的Libpcap捕获机制。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论是在国家安全,还是国民经济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研究热点——声源定位,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
由于移动用户终端受到体积、能量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传统的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瓶颈效应。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协作通信作为一种新技术的
谎言检测在公共场所安全检查、雇佣人员职业测评、公安侦查和保险金融信用评估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比于分析脑电信号、心跳和呼吸速率、皮肤排汗量
随着微波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容量需求的增加和传输速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微波通信能够在任意方向上发射、易于构建和重构,但传统的微波传输在长距离传输时具有很大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无线通信、集成电路、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的微型无线传感器的快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广泛应用于军事、环
人脑语言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脑区存在自发活动,同时脑区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功能联系。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不对称性,且左半球占语言优势,如果功能偏侧化异常会导致语言
随着人们对包括语音、视频、数据等在内的无线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必定会朝着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向发展。但是,面对无线频谱资源受限且无线信道环
近年来,协作通信系统因其利用无线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之间相互协作实现传输路径共享,已使其成为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协作通信系统无须额外增加多天线配置就可以获得类似多输入
PMD(Photonic mixer device)相机是一款基于TOF(time-of-flight)技术的三维成像设备,可同时捕捉动态目标的灰度图像和深度图像,具有诸多传统平面相机和测量设备无法相比的优点。但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的多跳自组织网络系统,随着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无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