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互助行为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nl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生产、生活秩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由文革时期的农业公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适应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性、周期性以及空间分散性的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村与农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家庭经营模式为主的农村经济秩序遭遇了严峻挑战:农村家庭结构简单,人手少,资源分散、机械化程度低,农户无法依靠单个家庭完成生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分散的小农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本文在学术界对互助行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农户行为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指导,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吉林省H村为例,考察村民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互助行为。第四章至第八章为文章主体,分别从生产工具层面、信息层面、劳动力层面、资金层面以及公共设施层面对村民互助现状、出现的问题、原因、变化趋势等进行研究,并对后续发展进行思考。第四章:生产工具层面的互助行为,具体探讨H村村民生产工具互助的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五章:信息层面的互助行为,了解H村村民在技术信息、市场价格信息、劳动力信息的需求,信息的来源途径以及信息获取对于村民的影响。第六章:劳动力层面的互助行为,研究H村村民劳动力需求的现状,劳动力来源以及帮工、雇工在村民解决用工问题所发挥的作用,并针对在H村成立劳动中介机构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七章:资金层面的互助行为,了解H村村民资金需求状况,村民资金的主要来源、中间人在民间信贷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现有资金渠道存在的潜在危机,并探讨H村自治成立资金互助机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八章:公共设施层面的互助行为,主要以H村西山修路为例,说明社区精英与村民联合行动共同解决村民共有问题及面临的困境。本文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农村社区,村民之间在信息方面互通有无,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在劳动力和资金供给方面的压力,村民共同面临的公共事务也能够在社区精英带动下得以开展,从而保障村民食用菌生产的顺利进行。但是,也应该看到,基于地缘、业缘和亲缘而建立起来的互助关系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弱关系作用凸显;村民会基于自身经济利益进行理性计算;村民间的互助行为由“人情”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变;信任危机不断出现使得村民调整彼此的交往习惯;社区精英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社区事务的解决及村民互助合作的发展。由于本文所涉及的互助层面较多,缺少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希望未来的研究者能够在次基础上,对在H村成立劳动中介机构及资金互助机构的可行性进行参与式的考察与深入研究,旨在为村民提供更多、更有效、更便捷的资源获取途径。
其他文献
<正>概率是现代应用数学的重要分支,概率计算题作为实际应用题,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它已经成为了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纵观近几年的各地高考概
<正>今年细菌性根癌病在陕西关中樱桃产区偏重发生,部分果园受害严重。一些果农在此病防治上有很大的盲目性,表现为一是不用杀菌剂对症防治,二是乱用杀虫剂,结果不但防治效果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脑神经细胞外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和脑神经细胞内神经纤
作者在编制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的基础上,根据全球地质构造背景与成矿特征,划分出劳亚、冈瓦纳、特提斯、环太平洋4大成矿域和北美、格陵兰、欧洲、乌拉尔-蒙古
研究背景癌症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前列腺癌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其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痛首位,在我国,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在对前列腺癌治疗研究过程
<正> 编辑同志: 笔者根据贵刊1987年第二期所载“乌蛇消风汤治疗白屑风35例”一文报道,运用此方治疗一例白屑风患者,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患者曾××,男,39岁。工人,1987年5
雄村超大型铜金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具眼球状石英斑晶的石英闪长玢岩及其外接触带强蚀变中细粒凝灰岩中,由产于斑岩体内的细脉浸染型矿体和产于凝灰岩中的细脉浸染型矿
随着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的演进,电力通信光网络对光传送网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将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更好地应用到电力通信系统中,从而构建新型的
在修订《婚姻(家庭)法》中是否应引进配偶权制度,专家学者之间颇多争议。这里我们选登两篇来自审判前沿,观点截然相反的论文,一篇出自年轻的博士法官,一篇出自资深的高级法官。见仁
<正> 子宫发育不良的不孕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笔者十年来用自拟嗣宝散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9563例,均为婚后3年以上不孕患者.年龄从20~45岁;其中